• 28阅读
  • 0回复

新的风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2-10
第5版()
专栏:

新的风貌
《人民日报》访阿代表团
踏上阿尔巴尼亚国土,不管在城市或在乡村,凡是我们所接触到的工人、农民、战士、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个个胸怀宽广,斗志昂扬,在劳动党和恩维尔·霍查同志的领导下,以新的风貌走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
走上街头,看到一群群服装朴素大方、朝气勃勃的男女青年。他们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茁壮成长。资产阶级那套腐朽的生活方式一出现,就会受到革命青年的抵制和批判。
同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进行斗争,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为了人们的思想革命化,劳动党花了巨大的力量。人民在革命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进,今天,还在进行着新的斗争……
“珍惜过去的斗争历史,保卫现今的胜利果实。”阿尔巴尼亚老一辈革命者,十分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和培养,因为青年是革命的接班人。全国各地成立了老战士委员会,我们在发罗拉,会见了当地老战士委员会中的一些老游击队员、退休干部。这些老革命者,过去手握钢枪,高喊“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同德、意法西斯进行过浴血战斗。今天,他们常常组成特别小队,到工厂、农业社、学校讲革命斗争史,以雨露滋润新苗,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他们踏着革命前辈的脚印走。斯库台汽车修配厂老工人莫茨·科查已经退休了,可是退休的两年,依然是战斗的两年。无论炎夏或寒冬,他总是走到生产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培育青年工人。他豪迈地说:“我要这样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访问科尔察近郊的“列宁的道路农业合作社”那天,我们曾在这个社的第一任老社长吉奈·雷扎的家里作客。这是一位十分可敬的革命老人。当法西斯的铁蹄践踏阿尔巴尼亚的土地时,他毅然决然地走上革命的道路,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他的家成了革命者活动的据点。后来,他扔下妻子和六个孩子,上山打游击去了。解放后,他带头响应党的号召,一九四八年就领导村里的贫苦农民办起了农业合作社。多少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一直保持着老游击队员的革命本色,熏陶着年青一代。一九六○年,他到了退休的年龄,党组织几次让他退休,他怎么也不肯。他说:
“我看着合作社的兴旺景象,心情象高山一样开朗,让我停止工作怎么行呢?我闲不住啊!”一九六八年,吉奈·雷扎退休后,还是经常到社里参加劳动,并且积极关心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教育青年的工作。他时常对人们说:“取得政权并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保持无产阶级的江山永不变色,因此思想上时刻都不能有任何松懈。”
工厂、学校是课堂,铁路工地、荒山野岭,也是锻炼青年的熔炉。在费里—巴尔什铁路工地上,我们会见了来自各地区的男女青年,他们积极地参加义务劳动,在火热的战斗生活中磨练思想,随着路基的增高、延伸而成长。为人民事业献出了生命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伊里亚·齐奇,已成为阿尔巴尼亚青年学习的榜样。伊里亚家乡吉诺卡斯特区的一个劳动队,同伊里亚生前工作过的马蒂区的一个劳动队,结成了兄弟友好队,他们以伊里亚·齐奇为榜样,互相学习,开展竞赛,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两队分别以百分之一百一十八,百分之一百二十三的优良成绩,超额完成了任务。
在萨兰达区,我们访问了两个国营农场。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结束后,霍查同志到这里来视察,指出要把荒山改造得象平原一样富饶。在这一指示下,以青年为主力,有干部参加的劳动大军,浩浩荡荡开上了高高低低的山头,他们挥锄抡镐、培土植苗。六、七年时间过去了,眼前展现出一片雄奇壮丽的景象,层层梯田栽上了柑桔树,橄榄林,远远一望,好似绿色的丝带缠在山腰上,天空湛蓝,绿树成行,硕果累累,漫山飘香,好一派爱奥尼亚海岸的美丽风光!
陪同我们参观的区党委书记说:“我们改造荒山,也锻炼了新人,现在每年还安排预备期的党员到这里来劳动两个月,干部也轮流来劳动锻炼。”我们望着脸晒得黑红黑红的总农艺师和正在劳动的青年们,情不自禁地说:“没有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哪有这些荒山的面貌的变化。”
在阿尔巴尼亚,党的干部能上能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北方特洛波亚区的巴依兰姆·楚里城,我们会见了下放在农业社工作的两位区级领导干部。通过别人介绍和他们自己谈体会,使我们了解了他们不平凡的事迹。
五十多岁的索科里·哈利利,是老游击队员出身,六年前任区执委会副主席,他在党的“农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的号召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布扬村,担任了“恩维尔·霍查农业社”的社长。下放以后,他处处和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抓好后进队的工作,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去年布扬村附近的几个农业社合并时,人们提出了唯一的要求:“只要索科里同志继续当社长,叫我们干什么都成啊!”
象年长的同志一样,年轻的同志也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三十多岁的雅库普·司班迪同志,在担任区委书记的工作中,体会到国家最需要的岗位、艰苦的岗位,就是共产党员所应去的岗位。为了到基层去锻炼,抓好后进的农业社,在一九七三年他担任了“鲁加依农业社”社长。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员群众同生活、同学习、同流汗。一次,一个队里饲料粉碎机出了故障,社员说,先凑合用,等找到电工再修理吧。他拿过工具说:“我是电工出身,难道现在当了领导,就不能干电工的工作吗?!”在他和群众共同努力下,“鲁加依农业社”小麦产量每公顷提高了十公担,其它作物产量也有所提高,迅速地改变着这个原来十分落后的农业社的面貌。
阿尔巴尼亚的文学艺术,有着革命的优良传统。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很重视文化艺术领域里的阶级斗争。一九七三年六月,劳动党召开了六届四中全会,同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思想进行斗争,批判了修正主义文艺观点和表现。在这次会议以后,广大作家艺术家纷纷上山下乡、进工厂,深入工农兵,反映重大题材,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文艺阵地,改造文艺舞台。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同党和人民的敌人鲁鲍尼亚和帕奇拉米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创作了大量反映工农兵战斗生活的文艺作品。
我们在阿尔巴尼亚访问期间,观看了很多精彩的文艺演出和美术造型展览。有的地方,工农业余演员还和专业演员同台演出大型话剧,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在山城克鲁亚,我们会见了正在农业社劳动的作家艺术家协会主席德里特罗·阿戈里同志,在寒风凛冽的冬月,他和渔民一道到海上打鱼,有时到工厂或山区劳动锻炼。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他的新作长诗《阿尔巴尼亚母亲》,满腔热情地歌颂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人民,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我们在革命化的气氛中度过了一个月,阿尔巴尼亚人民新的革命风貌,时刻激荡着我们的心灵。现在,站在北京,我们怀着兄弟般的情谊,在倾听阿尔巴尼亚人民在革命化大道上疾走的脚步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