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5-06
第2版()
专栏:

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
北京卫戍区某部六连 郝松树 张胜利
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我们感到,对于分配方面尚存在的那一部分资产阶级法权能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不能正确地认识它、对待它;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个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时候,能不能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这是关系到无产阶级专政能否巩固的一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工人则一无所有,这就决定了它的分配关系是:资产阶级将无产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攫为己有,无产阶级只能得到仅仅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一点点生活资料。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此相适应,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否定了几千年来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人剥削人的分配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但是,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它以同一尺度的分配应用在情况不同的劳动者身上,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权是产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温床。对于它,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
在怎样对待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上,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路线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一条路线是鼓吹“物质刺激”,扩大资产阶级法权。一切修正主义者都狂热鼓吹“物质刺激”。勃列日涅夫一伙大肆宣扬“更熟练,更紧张,更重要或更负责的工作,要用更高的报酬来刺激”。刘少奇说什么不搞“物质刺激”“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积极性呢”?林彪反党集团鼓吹“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是发展生产的“决定动力”。他们的罪恶目的,就是在社会主义招牌下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妄图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积极性靠什么?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调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要靠无产阶级政治挂帅,靠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的头脑。先进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先烈,把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献给伟大的革命事业,并不是因为有“物质刺激”。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雷锋、王杰、焦裕禄、杨水才、王国福,为社会主义革命奋斗一生,大庆工人、大寨贫下中农艰苦奋斗,大干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有“物质刺激”。他们都是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发扬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把搞“奖金挂帅”、“工分挂帅”作为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动力”,不但不能调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相反,还会腐蚀群众,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我们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积极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增砖添瓦,为最后实现共产主义贡献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