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中新人民情谊深——记广州杂技团访问新加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08
第5版()
专栏:新加坡通讯

中新人民情谊深
——记广州杂技团访问新加坡
中国广州杂技团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从十月十一日到二十一日对新加坡进行了十天的友好访问。在访问期间,杂技团共演出了八场,观众共达二万七千多人。新加坡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吴庆瑞和其他高级官员观看了演出。杂技团同新加坡艺术家们多次欢聚,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这是一次印象深刻和充满友谊的访问。
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新加坡人民,对广州杂技团的来访非常高兴。在杂技团到达的前几天,人们就在新加坡国家剧场前面排长队,等候买票。每场演出,场内都坐无虚席。连剧场后面的山坡上也密密麻麻地站着观众。在演出过程中,剧场内外不时地爆发出欢呼声。
新加坡的文艺工作者对中国朋友非常热情。年近七十、白发苍苍的魔术家黄慕尹,在得知杂技团需要斑鸠作道具的消息后,赶忙把自己心爱的鸟借给杂技团用。他看了杂技团的魔术表演后,同年轻的中国魔术师热情交谈,并把自己掌握的几套魔术教给中国朋友。他热情地说:“新、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比海深,就象一家人。”
杂技团到达新加坡的第二天,一位著名的新加坡古筝演奏家就来访杂技团的乐队,和中国朋友一起讨论古筝的演奏技术。当他谈到自己用钢指甲演奏古筝音量、音色都不够理想时,中国朋友建议他试用赛璐珞制的新指甲,并送给他一块赛璐珞板。第二天,在新加坡文化部长易润堂宴请杂技团时,他用赛璐珞新指甲演奏了中国古筝独奏曲的新作品——《战台风》。当晚,他把自己几年来用来收听中国乐曲的录音机赠送给中国朋友。他说:“录音机和赛璐珞板并不稀罕,珍贵的是我们在交流新、中两国的文化和人民的友谊。”
新加坡各族人民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一天,杂技团应邀前来新加坡人民协会总部作客,新加坡的艺术家们用各种精彩的舞蹈来欢迎中国朋友。他们的演出,给中国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月二十日晚,中国广州杂技团结束了对新加坡的最后一场友好访问演出。夜深了,可是,数百名新加坡朋友仍然和往常一样,静静地等候在剧场门前,欢送杂技团。当中国朋友出现时,掌声和欢呼声四起,新加坡朋友争先恐后地和中国朋友握手告别,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几名女学生还特意为杂技团写了几句诗:“杂技英豪传友情,互相学习情谊深。新、中人民心连心,挽手并肩向前进!”
新加坡人民对中国人民所表达的友好情谊,使中国朋友深受感动,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广州杂技团对新加坡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演出,受到新加坡人民的热烈欢迎。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