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学习小靳庄 勇开顶风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5-15
第2版()
专栏:

学习小靳庄 勇开顶风船
人民解放军兰州部队某部炮团加农炮三连,是学习小靳庄,勇开顶风船的先进典型。去年夏季前后,邓小平大刮右倾翻案风的时候,他们学习小靳庄的活动没有中断,而是同修正主义路线对着干。他们在斗争中进一步提高了觉悟,促进了连队革命化建设。
这个连队开展学习小靳庄活动是从一九七四年八月开始的。当时,报纸上刊登了《小靳庄十件新事》,介绍了小靳庄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经验,对连队启发很大。连队党支部派连长王新生带领两个同志到小靳庄参观、学习,回来后迅速在全连推广了小靳庄的经验。有一个时期,党支部发现个别战士有怕艰苦的思想,就结合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发动全连挖贪图享受的思想根源,立继续革命的雄心壮志。连队的黑板报、批判栏上登出了一些战斗性较强的小评论,图书室里也开展起读革命图书、学英雄人物的活动,指战员们主动向资产阶级思想进攻,整个连队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革命景象。
正当三连学习小靳庄的活动越搞越扎实的时候,邓小平散布的“小靳庄有什么好!”等谬论,也吹到这个连队。面对这种情况,三连指战员在党支部领导下,沉着、冷静地坐下来,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再一次学习小靳庄的事迹和经验。
夜,已经很深了,三连的党支委会还在热烈地进行着。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周西朋说:“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符合毛泽东思想,没有错。”党支部副书记、连长王新生说:“我在小靳庄参观、学习过三天,耳闻目睹的许多事实,说明小靳庄的经验好得很!”你一言我一语,越谈眼睛越明亮。大家意识到,学习还是反对小靳庄,这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当晚,支委会作出决定,要教育全体党员做反潮流的坚强战士,旗帜鲜明地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一边,同反对小靳庄的逆流对着干。党支部还代表全连指战员,给小靳庄大队党支部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谈了三连向小靳庄学习的收获体会,并表示狂风恶浪压不倒三连学习小靳庄的坚强决心。
也就在这个时候,三连学习小靳庄的赛诗会照常开,歌颂小靳庄先进事迹的节目照常演。去年“八一”建军节晚上,炮团礼堂里灯火辉煌,锣鼓喧天。三连演唱组在为全团作汇报演出。这天晚上,他们演出的节目有:表现小靳庄到处洋溢着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相声《参观记》,反映三连学习小靳庄的锣鼓快板《小靳庄鲜花连队开》……。在一个半小时的演出里,他们以丰富多彩的节目,赞扬了小靳庄,博得了指战员的热烈掌声。
这期间,三连歌颂小靳庄先进事迹的节目不仅在部队演,还走出去到工厂、农村演。几个月里共为工人、贫下中农演出二十多场。
加农炮三连还以小靳庄为榜样,大唱革命样板戏。就在去年七、八、九三个月里,全连每人都学会了二十多段革命样板戏唱段。有人说,三连是“瞎胡闹”,而三连指战员却坚定地说,我们革命战士就是要和修正主义斗到底。在一次晚会上,指战员们特地选唱了“打渔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等革命样板戏唱段,来表达同修正主义斗争到底的决心。文艺活动骨干还写诗说:“革命人爱唱样板戏,越唱心里越快活。唱得共产主义装心窝,唱得敌人打哆嗦。”
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开始后,加农炮三连的指战员士气大振,勇敢地投入这场战斗。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今日小靳庄》、《“十二级台风”刮不倒》的报道后,指战员们心情激动。他们说:“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啊!”“小靳庄贫下中农顶得好!”连队党支部再一次组织大家学习小靳庄的新事迹、新经验,并发动群众检查和修改了连队开展学习小靳庄活动的计划。
党中央的两项英明决议一发表,这个连队的指战员更是欢欣鼓舞,激动地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被全连誉为文艺尖兵的侦察班长郭培利,在同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作斗争中,冲锋在前。几个月来,他写了二十多篇批判文章,矛头直指邓小平。他还和同志们一起,编了六个文艺节目,反击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谬论。当他听到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以后,挥笔写下一首豪情满怀的诗:
“两个决议传下来,
革命战士乐开怀。
满怀激情庆胜利,
当车螳螂脚下踩。”
党中央两项决议发表以来,指战员们乘胜前进,掀起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新高潮。批判栏、赛诗台布满营区。全连人人上阵,口诛笔伐,写出九十多篇批判文章,出了十二期黑板报,还新编了三个批判邓小平的文艺节目,写了一百五十多首战斗诗歌。四月十五日晚,炮团举行文艺调演,加农炮三连的指战员又登台演出,汇报了他们批邓的新成果。他们决心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彻底革命精神,更加勇敢地战斗,用实际行动保卫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的胜利成果。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