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前进中的贝宁人民共和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7-15
第5版()
专栏:国际知识

前进中的贝宁人民共和国
贝宁人民共和国(原名达荷美共和国,自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三十日起改用现名)伸展于贝宁湾和尼日尔河之间,总面积十一万二千六百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万。全国约有六十个部族,主要有芳族、阿贾族和约鲁巴族。
首都波多诺伏,八万七千人;但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在科托努,约十四万人。
在古代,贝宁境内分散着许多独立的部族和小王国。十七世纪初期,贝宁地区的南部建立了贝宁王国,建都于阿波美。从十五世纪时,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首先入侵,以后英、法等国殖民主义者也先后来到贝宁沿海地区,大规模进行贩卖奴隶的罪恶活动。这些殖民者把贝宁和多哥沿海一带称作“奴隶海岸”。一八八八年,法国武装入侵,贝宁人民奋勇抗战,坚持战斗达六年之久。贝宁的一支著名的娘子军在反击侵略者的斗争中也表现了英雄气概。在旧都阿波美的历史博物馆内,至今仍保存着当年贝宁人民光荣战斗的业绩。
一八九四年,贝宁沦为法国殖民地。贝宁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继续进行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一九六○年八月一日,贝宁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贝宁独立时,我国周恩来总理曾致电表示祝贺和承认。
贝宁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居民从事农业。贝宁盛产油棕榈,有“油棕之国”之称。油棕榈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和湖泊周围。从南部向北延伸一百二十公里的广大地区,到处都是密而低矮的棕榈树林。全国百分之八十的收入来自油棕榈。
贝宁地势北高南低。南部为平原,中部是山区,北部为高原。南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由于海水倒灌,造成了无数咸水湖。大大小小的咸水湖,连绵不绝,横贯全境,加上河道四通八达,形成一片水乡泽国。这里盛产油棕榈、椰子和鱼虾。中部山地主要产木薯、玉米、高粱、花生、棉花和烟草。北部高原,人烟稀少,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
近几年来,以马蒂厄·克雷库总统为首的贝宁政府,为发展民族经济,先后赎买和接管了银行、保险、信贷、农产品收购、石油销售等大型外资企业,并改建和新建一些国营企业。此外,贝宁政府还控制了粮、棉、油、石油等进出口。为增产粮食,改变长期殖民统治造成的单一作物经济,贝宁政府加强了农业生产的领导和管理,改良品种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今年以来,又在全国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争取粮食增产。
贝宁政府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强调睦邻政策和非洲的团结统一,反帝、反殖、反对白人种族主义,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支持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斗争;支持朝鲜人民争取自主和平统一祖国的斗争。(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