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戳穿“四人帮”插手工艺美术的罪恶用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2-09
第2版()
专栏:

戳穿“四人帮”插手工艺美术的罪恶用心
轻工业部大批判组
一九七四年,王张江姚“四人帮”在搞“三箭齐发”阴谋的同时,炮制了一个所谓文艺黑线回潮风,并一口咬定美术界的这股风,是“从出口工艺美术品开始的”,给绚丽的工艺花坛投下了魔鬼的阴影。
一九七二年,经华国锋同志批准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集中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以来工艺美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成果,得到敬爱的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受到广大工农兵和国际友人的赞扬。对此,“四人帮”及其亲信却恨得要命。他们所谓的“一股风”主要指的就是这个展览。“四人帮”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出尔反尔,信口雌黄,一会儿指着某些展品说“这是国宝,不能卖”;一会儿又恶毒攻击这个展览是复辟资本主义的“急先锋”。他们的亲信也跟着鼓噪起来,指责这次展览是“试探性地拿出一些不三不四的东西”,后来他们又逐步加码,猖狂地把矛头指向忠实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周总理。顿时,工艺美术界妖雾迷漫,生产和出口都受到严重的破坏。
所谓“不三不四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呢?江青对牙雕《嫦娥奔月》等作品的歇斯底里大发作,回答了这个问题。她对这幅经过推陈出新,富有新意的作品深恶痛绝,多次责问嫦娥为什么要到月亮上去?张春桥也跟着恶狠狠地骂:“祝这些大老板、大设计家们早日成仙。”主子一声令下,亲信大砍大杀,立即把反映这一展览的电影——《工艺美术》中的所有传统题材,统统砍掉,把影片弄得支离破碎。
无产阶级对待民族文化遗产,从来是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鲁迅说过:“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本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嫦娥奔月》是早在西汉以前就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个优美故事,在马王堆出土的彩绘帛画上就有这一形象。毛主席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也用“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词句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四人帮”扼杀牙雕《嫦娥奔月》,不仅表现出他们对我国民族艺术遗产的虚无主义态度,而且暴露了他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刻骨仇恨。
“四人帮”及其亲信明明知道周总理多次谈到发展工艺美术生产,扩大出口,对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支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他们却咒骂发展工艺美术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是“胡说八道”,是“出卖社会主义”,甚至施展派人到广交会偷拍照片、搞黑材料的特务手法,打击陷害中央领导同志。
一九七五年,福州雕刻厂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成功地创作了大型寿山石雕——《长征组雕》。这组刻划长征战斗场面和革命圣地的优秀作品,利用寿山石的天然色彩和传统的雕刻技法,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概,歌颂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可是,当时窃踞总政要职的老反革命分子张春桥,对这种宣传红军革命传统的作品,早就恨之入骨,咒骂这类题材是“给那些老家伙评功摆好”。一听他们在福建的亲信告黑状,就更为恼火,当面斥责热情支持这一创作的部队领导同志“鬼点子不少”,“干预地方”,原定要送北京展出的《长征组雕》,遭到了和话剧《万水千山》相同的命运,不能公开同首都广大工农兵见面。又如,一九七三年,敬爱的周总理曾经指示:要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创作一幅大型磨漆画——《古田会议旧址》,以教育后代“永远走古田的路”。福州脱胎漆器二厂接受这一光荣任务,精心设计,迅速拿出了样稿。同样,由于“四人帮”的亲信捣鬼,拒绝审稿,不能投产。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以后,漆器工人含着热泪说:“总理生前交给我们的任务一定要完成,你们不定稿,我们照样投产。”终于在去年十月制成。阻挠《长征组雕》也好,扼杀《古田会议旧址》也好,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四人帮”不让革命群众继承长征的光荣传统,走古田的道路,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打击一大批跟随毛主席长征、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老一辈革命家,充分暴露出他们那副仇恨党、仇恨革命的反动嘴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