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草原研究取得新成果促进畜牧业 甘肃农大草原系在草原的分类、生态和培育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草原理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2-06
第4版()
专栏:

草原研究取得新成果促进畜牧业
甘肃农大草原系在草原的分类、生态和培育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草原理论
据新华社兰州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五日电 甘肃省农业大学草原系长期坚持草原研究,在草原分类、草原生态和草原培育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被称为打开草原研究大门“钥匙”的草原分类,是草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基础理论。教学人员反复对比国内外各种草原分类理论,深入分析在考察草原时所取得的大量资料,创立了“综合顺序分类法”理论,进而制定出草原分类“检索图”。这种分类法指标合理、明确,科学地揭示了各种不同草原类型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对于制定草原建设规划,开展家畜、牧草的引种交流,以及提高草原生产能力等,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这个系的教学人员,对于草原发生和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早在一九五六年,他们就在海拔三千米的天祝高山草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草原定位试验站,开展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和积累资料工作。与此同时,他们先后到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辽宁、内蒙古等省(区)的广阔草原地区进行了考察。他们还围绕家畜和牧草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开展了探讨“从植物性产品转化为动物性产品”全过程的研究工作,初步摸清了时间(年度、季节的变化)、空间(地理分布)、种间(适当的群落组合)的变化引起家畜和牧草产生变动的规律。
目前,这个系在华主席关于应该把草原经营好,使畜牧业也来一个大发展的重要指示鼓舞下,进一步制订了科研规划,决心以更快的步伐向草原生态理论研究的更深领域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