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宜促不宜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2-05
第6版()
专栏:

宜促不宜等
河南开封空分设备厂工人 赵中森
开门见山地说吧,在上下班路上,在车间或全厂开大会之前,常常听到有一种“等”的说法。例如:“四人帮”搞乱的一些是非还没有完全澄清,资产阶级帮派体系还没有彻底摧毁,企业管理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遇到这些,就有人说了:“等党委拿出办法再说吧。”“等整党整风运动后期去解决吧。”“等中央、部里拿出个条条吧。”我们一些基层干部、甚至个别党委成员,有时也流露出这种“等”的情绪。
“等”的思想,恐怕自古就有吧。要不,宋代岳飞为何劝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呢?
工作就是斗争。遇到了矛盾,发现了不利于抓纲治厂的某些暂时性不利因素,是正常现象。如何对待它,却是个严肃的课题。把希望寄托在“等”字上,遇难而退,绕道而过,是不对的。等不来我不负责,等来了顺手摘桃,那更是大错特错了。一个革命战士,应该承认矛盾,正确地分析矛盾,积极地向矛盾做斗争。你整天生活在厂里、车间里,最了解那里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全过程,群众的思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摸底,这样,你就可以而且应该出以公心,挺身而出,做一名执行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战士,而不应该消极等待,希望别人来给你解决矛盾。自己不动手,就是等到别人创造了先进经验,矛盾仍然解决不了。一句话,宜促不宜等!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谆谆教导我们多年,粉碎“四人帮”又胜利地跨进第二个年头,可我们还有些同志在头脑中保留这种靠“等”度日的懒汉懦夫世界观,不能不问心有愧吧!
有“等”的思想的人,关键问题是缺乏为实现抓纲治国而艰苦奋斗的雄心壮志,又缺少脚踏实地大干苦干的革命精神。不改变这种精神状态,很有可能会因这个“等”字荒废青春,成为落伍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