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以三河县委为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2-14
第1版()
专栏:

以三河县委为戒
本报评论员
遵照华主席的指示,中共河北省委最近严肃处理了三河县委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无视中央指示,动用农田基本建设民工,摊工派料,平调生产队的劳力和物资,盖礼堂、建新房的错误。这对于维护党纪国法,刹住资产阶级的歪风邪气,排除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干扰和破坏,是完全必要的。各级党委应当从三河县委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建设大寨县,县委是关键。三河县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曾被列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他们本来应该不断有所前进;而且,前年三河县遭受严重的地震灾害,去年又遭灾减产,三河县委更应该爱惜民力,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恢复和发展生产,用于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和其他生活问题。可是三河县委没有这样做,他们反而调动农田基本建设民工,平调生产队的劳力和物资去盖礼堂,建新房。这同大寨遭灾以后“先治坡后治窝”的精神有什么共同之处?这同大寨的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又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河县粮食亩产过“黄河”以后徘徊了三年,固然有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但是县委没有认真学大寨,缺乏大寨人的革命精神、革命风格,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三河县委的错误中可以看到“四人帮”为害是很深的。这些年来,当官作老爷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对某些党员和党组织的腐蚀,是很严重的。他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把功劳记在自己帐上,摆阔气,讲排场。什么财经纪律,什么国家计划,什么群众疾苦,统统丢到脑后。同诸如此类的不良倾向作斗争,是维护党的纪律,保持我们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党的好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发扬和坚持党的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广大革命群众紧密地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战胜了国内外反动派。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如果丢掉或破坏了这个传统,怎能领导亿万群众战天斗地建设大寨县呢?对于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违法乱纪的不正之风,再也不能听之任之。华主席指示我们大力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培育的一整套优良作风,坚决反对脱离群众,当官作老爷,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贪图享受,搞特殊化,挥霍浪费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等歪风。对三河县的问题,华主席又作了“如属实,应通报全国,批判此种歪风”的指示。我们要把执行华主席的这些指示,作为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抓纲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切切实实地抓起来。
三河县委的错误,是群众来信揭发的。河北省委最初也曾根据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派人进行检查,但由于调查不深入,采取的措施不力,对三河县委的错误没有坚决制止和纠正。这个教训,也是值得记取的。许多事情,上级领导机关的同志坐在办公室里是不知道的,而群众则是亲身的经历者,是耳闻目睹的见证人。对于群众的来信,一定要认真对待,严肃处理。丢进字纸篓是不允许的,推出去是不应该的,马马虎虎地查一下也是不对的。群众对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是对我们的爱护,是给我们送来了“宝”。也只有在广大群众的帮助和监督之下,才能坚决刹住各种资产阶级的不正之风。
坏事正在变成好事。中共三河县委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作了检查,并向全县人民作了检讨。廊坊地委在三河县召开全地区县委常委、公社书记参加的现场会议,对照三河县,检查和纠正各自存在的程度不同的类似问题。河北省委也召开地委书记会议,传达华主席的指示,讨论三河县的错误,切实解决真学大寨还是假学大寨的问题。类似三河县委所犯的这类错误,别的地区也有。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引起注意,认真加以检查,坚决纠正和批判此种歪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