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苏联海运扩张面面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6-13
第6版()
专栏:

苏联海运扩张面面观
严明
苏联的海运扩张,已经引起了西方舆论的严重不安。不久前,英国报纸又发表文章,惊呼西方商船队的大部分业务“处于危险之中”,有可能被苏联“不发一枪一弹”而“排挤得无影无踪”。英国报纸的这个呼声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反映了苏联海运扩张的现实。
近年来,苏联在发展远洋舰队的同时,建设了一支规模可观的商船队。据统计,到一九七六年七月一日为止,苏联的商船队已经从六十年代初的三百五十万吨猛增至二千零六十六万八千万吨,从世界第十二位跃到第六位,位于美国之前。它的远洋货船的载运量和一般货运方面,已是世界之冠。然而苏联并不以此为满足,仍在拚命造船、买船、租船,继续扩充商船队。在苏联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列有大幅度增加商船吨位的规划,预计在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间,苏联的货船装运能力将增加四分之一。
苏联凭着这样一支急剧膨胀起来的商船队,以降低运费、招揽生意等激烈的
“贸易战”,打击西方船队,挤垮西方海运公司。苏联通常降低运费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但有时为了进入新的地区,争夺新辟的航线,甚至降低百分之五十。而一旦建立了对航道的控制后,又可以提高运费。这对西方海运商来说,被认为是“具有毁灭性”的措施。例如在欧洲到东非的航线上,苏联航运公司自一九七五年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挤进去后,只一年时间,就用这个方法抢走了十七家西方航运公司经营的大部分生意。西德—非洲轮船公司总经理哀叹:“我们仍然呆在那里,但是我们正处于绝境之中”。
这几年来,苏联还打着“经济合作”的旗号,通过所谓航线联营、双边协定和建立跨国公司等手法,把它的航运势力直接打入西方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苏联在国外共开设了二十二家跨国公司,其中十家是近二、三年来同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合伙开设的。英国《外事报道》三月十六日的文章指出,苏联在西欧的运输公司,“在办理空运、海运、陆运和内河航运方面,正在扩大它们的作用”,已经“使西方政府感到焦虑”。其中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环球船运公司,苏联控制了百分之九十的股份。它在比利时、荷兰、西德和奥地利都设有完全或几乎完全由苏联拥有的子公司;另一家设在西德的俄国海洋航运公司,其子公司控制着整个北欧集装箱货运往来。在汉堡港,有时平均每开出两艘商船,就会有一艘“挂着俄国国旗”。据美国报纸报道,在美国,仅苏美海运公司一家跨国公司,每年就可经营七千六百多万美元的生意。苏联商船可以在美国水域内进进出出。此外,苏联还打着别国旗号,利用当地的外国人作为代理商,甚至把华盛顿的画像作为牌号,招徕海运生意。
苏联靠施展这种无孔不入的本领,在国际海运市场上大肆扩张。目前它的商船队已经遍布各大洋,出入一百多个国家、一千多个港口,在世界七十多条班轮航线上航行。它不但垄断了西方港口同苏联和经互会国家港口之间几乎全部的运输业务,而且还控制了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不少运输。正当西方海运界发出一片忧虑的呼声时,苏联海运的利润却源源不断。据西方统计,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七年上半年,苏联海运获利高达四十亿卢布。
苏联发展海运,除了在经济上捞取实惠外,还有政治上和战略上的需要。苏联海军头目戈尔什科夫曾经直认不讳地说:苏联海运不但是“为国家的外汇平衡作出很大贡献”的“重要经济手段”,而且是苏联“海上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军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实岂止是“后备”而已,苏联的商船队可以到它的海军舰艇不能到的地方,干舰艇不能干的勾当。西方有人把它比作为苏联陆、海、空军外的“第四种国防武装力量”、“影子舰队”。它正在为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发挥特殊的作用。
例如,苏联在对一些海上要道进行渗透和扩张时,往往采取“先商船后舰艇”的办法。在六十年代初,苏联趁东南亚各国反对美国垄断运输之机,以“援助”为名,派去大量商船队,取得了立足点。接着借口装卸货物、修理船舶,设法谋取港口、码头,开办银行,设立跨国公司,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以确保苏联舰队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通道。当非洲石油输出国要求运输独立时,苏联又伸出了“天然盟友”的黑手,以同样的方法,千方百计地垄断那里的石油运输。
苏联还利用商船运送军火,进行武装干涉。在它策划的古巴雇佣军入侵安哥拉事件,以及非洲之角的冲突中,苏联都用商船运去了大量的坦克、大炮及其它军用品。为了适应这种军火运输的需要,苏联除继续改进和发展可以装运飞机、坦克、重炮的“长甲板”货船外,还加紧制造集装箱船。其中一种登陆艇式结构的滚装船,卡车和坦克可沿船尾、舷侧的跳板行驶出入,无需专用的码头设施。英国的《简氏集装箱船年鉴》提醒人们:“不应忽视这支集装箱船队的军事后勤价值。”
苏联的商船队还是它从事间谍活动的重要工具。许多商船装有先进的电子设备,配备了克格勃人员。它们利用装卸货物和运输的机会,深入西方港内,窃取重要的机密情报。而那些设在别国的运输公司,则“给克格勃的活动提供了极好的阵地”,对他们“采用先进间谍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掩护”。
苏联变本加厉地进行海运扩张,不但危害第三世界国家,而且也直接威胁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激起了人们的广泛不满和抵制。最近,欧洲共同体执委会已草拟措施以对付苏联航运公司这种“侵略性和非商业性的行动”。日本政府也决定拒绝批准苏联提出的建立所谓日苏运输公司的申请,以防止苏联控制日本的货运。可以预言,苏联的海运扩张,必将招致越来越强烈的反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