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水利工程修得好 大旱之年不见旱 江苏省水利工程在抗旱中发挥巨大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0-13
第2版()
专栏:

水利工程修得好 大旱之年不见旱
江苏省水利工程在抗旱中发挥巨大效益
据新华社南京十月十二日电 江苏省水利工程在今年抗旱斗争中发挥了显著效益。从三月到九月,全省运用各类工程蓄水、引水、翻水和挖掘地下水达三百五十一亿立方米,相当于十一个洪泽湖的灌溉蓄水量,或者等于黄河年水量的三分之二。这对保证全省农业增产起了巨大作用。
江苏省今年干旱严重,旱情遍及全省,干旱时间持续了大半年。然而,由于水利工程修得好,大旱之年不见旱。人们走进江苏大地看到的是,秋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解放以后,江苏省各级党委领导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自然,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全省先后开挖了横贯苏北平原的水利动脉灌溉总渠和浚修了纵贯苏北、苏中全境包括八个梯级控制的京杭大运河;建成了以治江治海、江淮交会、淮阴淮安、洪泽湖、骆马湖为中心的五大灌排运输枢纽;在苏南兴修了治理太湖的工程;在治江、治海中建设了引、蓄、挡兼顾的大封闭工程;在山区兴建水库;淮北平原大打机井,开挖一百多条地区性骨干河道,发展了机井灌溉;在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全省贯彻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使全省水利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今春旱情出现之后,江苏省委和地、县、社各级党委的七万多名干部就深入抗旱第一线,带领六百多万名社员,凭借已建的大量水利工程,采取引、翻、蓄、调、挖、堵等措施,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大打抗旱夺丰收的人民战争。从春季以来,全省夏熟和秋熟作物,总需灌溉水量约四百一十多亿立方米。但是,河、湖、库、塘的蓄水量和降雨只能解决作物需水量的百分之二十。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运用沿江两岸四十五座大中型水闸和十座大中型翻水站,自流引江和动力翻水一百七十六亿立方米;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和石梁河水库春季蓄水和汛期拦蓄来水九十五亿立方米;淮北平原大力抽引地下水二十四亿立方米;再加上山区水库蓄水和湖泊、河网调蓄的雨水,在三月到九月的灌溉期间,各类水利工程共为全省夏熟和秋熟作物提供了三百五十一亿立方米的灌溉水源,基本上改变了严重缺水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