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对苏南地区耕作制度的看法和建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13
第3版()
专栏:

对苏南地区耕作制度的看法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 熊毅
近年来,我们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一些同志,组成江苏南部太湖地区高产稳产水稻土肥力研究协作组,对这个地区的耕作制度作了一些调查,对推广双季稻、三熟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耕作制度是“以地力争天时”的一种手段,如能适应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单位面积产量将不断提高。
太湖地区水热条件较好,种植水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直到解放前夕,水稻亩产不过四百斤上下,小麦亩产只近一百斤。解放后,稻麦轮作的增产潜力不断发挥,相继出现了大面积的千斤田、千斤社队与八百斤的县。
一九五八年前后,在苏州地区吴江县首先推广双季稻。一九七○年以前,各县的双季稻面积一般占水稻种植面积的百分之十五至三十,整个地区仍以稻麦两熟为主。当时,这样小面积地推广双季稻,曾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一九七○年以后,各县相继大面积地推广双季稻和三熟制(简称双三制),虽然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未能因地制宜,措施没有跟上,因而带来一些危害农业生产的问题。
土壤性质恶化。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据苏南地区的干部、群众反映,二熟制改为双三制后,由于渍水时间加长,粗有机质肥料减少,加上旋耕犁烂耕烂耙以及两段育秧而不断践踏表土等原因,使土壤性质变坏,土壤发粘、发滑或发僵。即令条件较好的高产单位,连年种植麦稻稻,土壤也有发僵现象。现将土壤恶化的具体情况概括如下:
耕作层变浅。单季晚稻时苏南地区土壤耕作层的厚度约十六至二十厘米,而现在大多耕作层的厚度只十至十二厘米。这意味着主要供给作物根系水分和养分的容量层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一。
耕层土块变硬,土壤僵板,难于耕作。过去单季晚稻时秋耕后的土垡,脚一踢就散,一般用铁耙就可以翻地,并且翻得较深。现在秋耕后的土垡,很难用铁耙耙碎,不少土垡可以保持到翌年双季早稻栽秧后半个多月,根扎不进,这往往是双季早稻早期僵苗的重要原因之一。
犁底层增厚,出现青泥层。过去犁底层只十厘米左右,除低洼排水不畅的田块下有青泥层外,一般都没有看见,但改制后的今天,犁底层厚达二十厘米,青泥层很普遍,阻碍水分垂直渗透和土壤环境更新,麦季田间犁底层的透水速度几乎接近于零,青泥层中的还原铁高达10PPM以上(一般通透性好的黄泥层中还原铁几乎测不出),严重地影响麦根下扎和水稻烤田。
土壤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之间的关系失调。改制后,每季水稻从土壤得到的氮素显著减少,对氮肥的需要加大了。据测定,双季稻要达到与单季晚稻相同的产量,氮肥用量几乎要增加一倍。此外,在早稻生长前期,因气温较低,而且土壤也得不到晒垡机会,所以土壤中氮素的释放缓慢,不能及时供应早稻前期的需要,而早稻又需早发,所以只有施用大量的化学氮肥。另外,早稻生长的后期需要控制的时候,土壤和有机肥中的养分却大量释放,而且由于土壤透水性变差,烤田不易烤透,因此往往引起早稻后期贪青,空瘪粒增多(有的空瘪粒可达百分之四十左右)。有时由于季节紧,还采取割青的办法,使得产量降低。
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过去种植单季晚稻,躲开了风险季节,一般在五月初落谷,六月底前栽秧完毕,十月底收割。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间,很少发生早期烂秧、高温逼熟以及低温不孕等灾害。改双三制后,两季水稻加起来的生育期比单季晚稻约多两个月。因此早稻苗期易受冻害,抽穗到成熟期又处于高温季节(七月初——八月中旬),易受高温不孕和逼熟的威胁,晚稻则又常有低温不孕的危险,如遇气候冷得早,不少田块翘穗头现象相当严重。
过去这个地区,大面积的冬作是小麦。冬小麦较耐寒,长得慢,抗寒能力较强。现在多数改种大元麦,并多属早熟三号,生长快而耐寒差,如遇严寒多雨的冬春很易遭受冻害。
过去单季晚稻施用农药较少,而现在喷药次数多,用量大,病虫的抗药性也日愈增强,不仅增加了农本,而且造成谷物污染。
稻草量减少;冬绿肥面积大大缩小,鲜草产量显著降低,有机肥料日益减少。苏南地区过去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是稻草和绿肥(它又可喂猪变成猪厩肥)。但在改制后,稻草的生长量减少了,单季晚稻时的谷草比为一比一点二,双三制水稻改成矮秆品种,谷草比为一比零点七至零点八。两者相比,每生长一百斤粮食,稻草少三分之一。早熟籼稻的稻草又容易霉烂,既难以作燃料,又难以作饲料,引起三料(燃料、饲料、肥料)紧张。
过去单季晚稻时,绿肥面积较多,一般占百分之三十左右。改制后,绿肥面积逐年减少,不少社队在规划上写得很清楚,保证绿肥面积百分之三十或百分之二十,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多,而且后季稻套种的绿肥,容易冻死,鲜草量不高,做早稻秧田用的绿肥田,三月下旬就要耕翻,鲜草量极低,有名无实。
农本高,农业经济收益下降。我们不是搞农业经济的,但产量和经济效益仍然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关于实种面积的单产问题。据我们了解,现在粮食单产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用上报计划面积来除总产的单产,二是用实种面积除总产的单产。这两种算法所得出的数字相差很大。我们曾选一个大队计算,一九七八年前季稻按实种面积计算,单产为八百零三斤七两,但按上报计划面积算,则单产可达一千零五斤五两,因后者包括约百分之二十五未报种植面积的产量在内。三麦的单产也有类似情况,按实种面积计算单产为五百五十斤左右,按上报面积计算单产可达八百三十斤左右。显然,用第一种方法得出的单产数字是不科学的,它将使人们得出错误的概念和结论。
据估计,整个苏南地区,产量超过“双纲”的高产社队是少数,多数平产社队没有超过“双纲”,有些社队甚至三季还不到千斤。
关于农业经济收益降低问题。早籼稻的生长期短,再因抢季节要割青,空秕率高(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出米率实际打六折,七百斤的稻谷产量只出四百二十斤米,双季晚稻有籼有粳,出米率略高,平均打七折,以四百斤稻谷算,实得米二百八十斤。在较好的社队,两季出糙米约七百斤,而差的社队还达不到这个数目。如果考虑用种量,那更得不到这个数量。改制后,双季稻的用种量由单季晚稻的十五斤增加到七十斤(早稻五十斤,晚稻二十斤),每亩多花种子五十五斤。按较好社队的生产水平计算,除去用种量,两季水稻每亩实得糙米只六百五十斤。这个产量与单季晚稻亩产九百多斤的社队相近(出米率按七点五折计,用种量为十五斤/亩)。
将小麦改为大元麦,既降低抗逆性,也减低经济价值。大元麦的出粉率比小麦低百分之十,食用价值远低于小麦。
与两熟制相比,双三制不一定能增产增收。很多大队改制后用工量全年至少要增加三分之一;用肥量
(化肥)也要增加三分之一。有些大队一年三季化肥用量竟高达二百五十斤左右的标准肥。抗低温用的农用薄膜,前季稻每亩平均需十元左右。此外,还要增多农药用量和灌溉费用等,比单季晚稻每亩农本要多花三十元左右。我们计算了一个大队,近两年来,每生产一斤稻谷需成本费八分钱,净收入只有二分钱。这还没有考虑水稻由粳改籼后出米率下降的问题和小麦变为大元麦的问题。如考虑进去,经济收益下降更为突出。

适宜的耕作制度必须能够持续增产,增产增收,用地养地,适合农业机械化,土地愈种愈肥。苏南地区在因地制宜和用地养地两个方面,都做得很不够。有些地方往往是一刀切。不管条件如何,总认为二比一大,双季总比一季多打粮食。不考虑改良土壤,不重视培育良种,只片面追求复种指数的提高。这造成有些地区土壤变坏,产量并没有增加,有的社队,三季还不到一千斤。有一个公社,过去主要种单季晚稻,双季稻只占百分之三十,是全省的样板点,水稻单产达一千零四十二斤。改制后,双季稻高达百分之百,而水稻单产只一九七六年达到过一千零五十三斤,其他年份均接近或低于过去的水平,按糙米计算,产量反而下降(均以计划面积单产计算),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从两个大队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有一个大队,属于低洼易涝地区,解放前只种一熟水稻,亩产不过二百斤。解放后上升到四百斤,三麦(主要为小麦)比例有所增加。一九七○年左右,他们根据低洼易涝,地多人少,土质条件差和经济底子薄的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一直采用稻麦两熟为主的轮作制度(双三制只占百分之七),稻麦单产不断上升。一九七六年水稻平均亩产一千一百三十八斤,三麦五百十二斤,一九七七年水稻单产一千零五十斤,即使在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下,三麦每亩仍获得四百零四斤,油菜一百六十斤。粮多草多,除保证足够数量的稻草回田(每亩四百至五百斤)外,每年卖给国家二千七百担麦秸和一千二百担稻草。土壤肥力不断提高,不少的灰炉底,已变成了宜稻宜麦的黄泥土。而与其相邻的一个大队,过去比这个大队搞得好,水稻单产比它高一百多斤,改制后,双三制面积占百分之四十,由于条件跟不上,现在水稻单产比它低二百斤,夏熟作物单产比它低一半,而且土壤发僵发硬,渍害严重。

为了发展苏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我们从土壤学的角度,提出两点建议。
必须调整耕作制度。根据当前的土壤条件和作物品种情况,苏南地区的大部分社队应以稻麦两熟制为主,着重提高稻麦单产。适当地区也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双三制,但一般面积不宜过大。特别要注意科学种田和民主种田,不能一刀切,要允许县社队之间有差异。经济力量强,人多地少和土壤条件好的社队,双三制面积可多些;而经济力量弱,人少地多和土质差的社队要少些。
双三制面积较多的社队,也应考虑轮作制度的改变,要把麦稻稻单一轮作方式,改为多种轮作方式,逐步试行旱三熟,如麦、豆、稻,麦、稻、豆以及麦、玉米、稻等。这样可使土壤减少渍水时间,减少病虫害,降低农本,增加收益。各地区应根据具体条件,考虑适当的耕作制和轮作制,既要解决当前吃饭的问题,也要逐步改善稻麦的品质,同时必须用地养地,使土壤越种越肥。
一般来说,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当前的耕作制度,但耕作制度也需适应目前农业机械化的需要。这是辩证的。日本秋田县实行3×9寸株行距的耕作法,就是适应他们自己的机械化操作。
有些人怕双三制改种稻麦两熟后产量会下降,这是由于没有考虑大多数田块的情况所引起的,事实上,实行双三制的高产地区毕竟是少数。从全局看,如按实种面积计算,并除去种子用量和出米率的折扣,两熟制的产量并不一定比双三制的产量低。如果我们用实行双三制的劲头和措施来种稻麦两熟,也可以得到高额的产量。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的问题很多,根据当前的情况,我们特别提出加强排水措施和增施有机肥料两个问题。
农田必须格田成方,平整土地,排灌分开,能灌能排,能降能控。田间排水宜采取深暗沟与浅明沟相结合的办法,以利土壤爽水。
低洼地区要围田,排水工作更为重要,要做到三分开、一控制,即内外、高低及灌排分开,控制地下水位。
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除大力提倡养猪积肥外,还要注意绿肥的多样化,力求季季有绿肥,种好绿肥,特别要注意逐步引进禾本科绿肥。稻草回田可以增补土壤粗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耕层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耕层潜在养分的释放及稻、麦根系的伸长。
另外,要充分重视改革旋耕犁的烂耕烂耙问题,并力争创造土壤晒垡条件,提高土壤的肥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