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谁是心花的守卫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4-04
第6版()
专栏:征文选登

谁是心花的守卫者?
第二炮兵后勤部 李伶
丙辰清明,天安门前的纪念碑下,如浪似涛的花海是那样纯洁,琳琅满目的诗词檄文是那样锐利,召唤打鬼的标语牌是那样醒目……人民用爱和恨、泪和火,凝成了亿万朵永不凋谢的心花。
似锦的心花,把周恩来总理的英姿簇拥在蓝天白云下,伟人更威严,丰碑更高大。
心花迎着朔风开,千姿万态报春来。
请问同志您可知,谁是心花守卫者?
在铁花圈诞生地北京重型电机厂,在产生第一篇讨伐“四人帮”的檄文的北京市总工会,在中国科学院,在七机部,在首部的机关学校,甚至大街小巷,都传颂着心花守卫者的故事。
三月三十日晚上,小丑们又去天安门广场收花圈,还要揭下贴在纪念碑上的祭文。在场的工人不干,顶上了。这当儿,两名解放军战士朝前一站,双眼圆瞪,大声喝道:
“谁敢动?”
小丑们愣了,随即装出洋洋得意的样子,问两名战士:“你们是干什么的?”
“执行任务,守卫这里的一切!”战士义正词严。
“谁派你们来的?”
“八亿人民。”
“哪个单位的?”
“第二炮兵。”
提起第二炮兵,在场的人和许多不在场的人都知道,天安门前来自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个花圈就是他们献的。在当时,这种敢于冲破禁令献心花的革命精神,是何等可贵啊!今天,当有人收花圈的时候,人们看到又是二炮的两名战士挺身而出护卫花圈,又感激、又敬佩。大家纷纷质问收花圈的小丑:“你们是谁派来的?收一个花圈升几级官?领多少赏?”
小丑们无言答对,在唾沫声和嘲弄声中尴尬地溜走了。人民的心花取得了在天安门广场过夜的权利。
从此,有人把第二炮兵誉为人民心花的守卫者,甚至传说,二炮派人日夜在天安门广场守卫花圈。
听到这样的评价,我们二炮机关的同志觉得受之有愧。因为在天安门广场尽心守卫心花的,何止二炮的同志,而是成千上万热爱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人民群众啊!
四月一日上午,我们机关的一个干部受战友们的委托,去纪念碑前“侦察”他们送的花圈是否被收走了。到那儿一看,花圈仍旧傲然挺立。不知是谁还用粗铁丝把好几十个花圈连在一起,牢牢地缠在纪念碑正面的中央。细看那白布挽带上的签名,字里行间,增添了十多个生疏的名字。为了把这个好消息带给战友们,他掏出了笔和小本子,抄录挽带上后签上去的名字,冷不防双臂被白花丛中跃出的两名解放军战士扭住了。其中一个用满口的四川话说:“你记名字干啥子?”
周围的人也七嘴八舌地斥责:“快说,记名字干啥?”
这个干部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掏出了工作证,说明他也是送花圈的成员和抄名字的原因。这两名战士立刻转怒为笑,连声说:“原来是一家人,误会!误会!”
四月二日,下了一场雨,同志们正担心着天安门广场上的心花要挨淋,图书管理员王铁芝、助理员梅衡权两位同志先后从天安门前回来,兴奋地对大家说:“真感人哪!广场上的群众怕雨淋坏了花圈,不少人将随身携带的塑料布、雨衣盖在花圈上,有人为花圈打雨伞,有的脱下身上的外衣,姑娘们掏出花手帕盖在总理遗像上,他们真是人民心花的护卫者呀!
四月四日那天,我在纪念碑南面的小松林里抄诗词,发现松枝上贴着一张半尺长、寸把宽的小纸条,上面写着《老两口对话》,是讽刺那些收花圈的人的。寥寥数语,骂得痛快,揭得巧妙。这是万众心声的记录啊!我准备把它抄下来。不料,刮来一阵风,“对话”吹分了家,半截地上飘,半截树上挂。我正为难,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递给我半瓶浆糊,还帮我把“对话”贴补好。原来这孩子是自愿来天安门修补那些被损坏的花圈和诗词、檄文的。
抄完“对话”,我向纪念碑走去。那个递浆糊的孩子跟在我身后,边走边问我:“叔叔,我想把我的这朵小白花系在解放军的花圈上,行吗?”
我不解地问:“干嘛非要……”
他解释说:“向周爷爷保证,长大了当个解放军,抓坏蛋,保江山,可又怕人家说我冒充解放军……”
我瞟了瞟他手中的浆糊瓶,眼睛湿润了。我说:“可以可以。你没有冒充,你已经是这场斗争中的一个小战士了。你在保护人民的心花。”
孩子满意了。他把胸前那朵小白花,恭恭敬敬地插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四医院的花圈上,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历史似乎在故意考验英雄们的忠贞。丙辰清明节尚未到来,千百万人奉献的心花却在一个晚上被收劫一空,当场保卫心花的群众也被无理拘押。人民连悼念自己的好总理这点自由都没有了,那满腔怒火象火山一样喷发着,一场保卫心花的战斗达到了高潮。在纪念碑前,无数群众冲破民兵的封锁线,手挽手地靠在纪念碑上。他们异口同声:“没有花圈,我们就用血和肉筑成花圈,环绕在总理和革命烈士的丰碑上!”在人民大会堂前,索还花圈的人们,潮水般地涌向台阶,
“还我花圈,还我战友”的口号声响彻广场上空。大家多么希望把花圈找回来,让人民的心花在纪念碑前重新盛开呀!万万没有料到,回答人民的呼声的,是一场血腥的镇压。多少个手无寸铁的忠诚战士在棍棒下反抗着,斗争着,直至身陷囹圄。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心花的守卫者。
血染心花花更洁,清明不明万众明。就在血腥镇压后的第二天早上,北京市海淀区感光器材厂的工人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冲破重重阻拦,把花圈又送到了血迹斑斑的纪念碑前。
花儿无嘴会说话,此处无声胜有声。野火烧不尽,人心是花根。
让我们发扬心花守卫者的勇敢战斗精神,以满腔热血浇灌那四个现代化的绚丽花朵,告慰周总理的英灵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