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格林纳达的政权更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4-05
第5版()
专栏:

格林纳达的政权更迭
金江
最近,加勒比海东部的岛国格林纳达政权发生更迭。三月十三日清晨,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的领导人莫里斯·毕晓普发动政变,推翻以埃里克·盖里为首的政府。三月二十五日,莫里斯·毕晓普宣布,格林纳达已组成一个以他为总理的新政府。
格林纳达由三个岛屿组成,总面积三百四十五平方公里,人口约十一万。这里气候温和,海光山色十分美丽。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的香料作物肉豆蔻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一,因而格林纳达有“香料之岛”的称号。格林纳达曾先后受到英法殖民主义长达三百多年的统治,一九七四年二月七日获得独立,由格林纳达统一工党的领袖埃里克·盖里任总理。格林纳达统一工党是一九五○年成立的,从一九五一年起曾多次执政。它的主要反对党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成立于一九七二年。新宝石运动的领导人莫里斯·毕晓普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个运动的政策和纲领是使格林纳达的经济革命化。据报道,新宝石运动在格林纳达的青年知识分子中有着较大的影响。一九七六年,在格林纳达举行大选时,新宝石运动曾与格林纳达民族党和统一人民党联合组成临时竞选组织“人民联盟”,与格林纳达统一工党抗衡。
长期以来,盖里领导的执政党和以毕晓普为首的反对党之间,在许多问题上严重对立,矛盾重重。新宝石运动指责盖里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据西方通讯社报道,有迹象表明,新宝石运动很早就企图用武力推翻盖里政府。对此,盖里也采取强硬措施予以对付。政治上的不稳定使格林纳达本来就脆弱的经济日益恶化,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加深,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的矛盾激化。毕晓普在一次谈话中说,发动政变是“为了工作,为了食物,为了象样的住房和保健设施”,是为了格林纳达的“光明前途”。
政变后的第三天,三月十六日,毕晓普曾任命一个由十四人组成的临时政府,自任总理。二十五日,毕晓普宣布已组织了一个七人新内阁。毕晓普在新政府中除担任总理职务外,还兼任内政、国家安全、外交、新闻和文化部长的职务。
政变后,毕晓普多次发表讲话,阐述他的新政府将要推行的内外政策。他在谈话中说,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准备大选,对人民“恢复所有的民主自由”,“包括选举自由、宗教自由和政治言论自由”,在格林纳达实现一个新的和公正的社会。毕晓普在谈到新政府的经济政策时表示,新政府将使格林纳达的经济革命化,建立国家财政委员会,发展“新的旅游业”,控制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使“银行拨出一定比例的资本”用于生产,防止“资金外流”。毕晓普还宣布,新政府的外交政策是继续同那些与格林纳达有良好关系的国家“继续发展关系”,愿“加勒比共同体得到加强”,与加勒比共同体国家“保持最密切和最牢固”的关系。据美联社的消息说,毕晓普的新政府还将同“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保持密切的关系”。毕晓普还宣布,新政府将继续承认英国女王的权力。毕晓普呼吁人民,在临时政府推行这些内外政策时,给予充分合作和援助。(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