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做现代化的主人——记马恒昌小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05
第2版()
专栏:

做现代化的主人
——记马恒昌小组
三十个春天
祖国的北方,春光明媚。在这里战斗的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迎来了她的第三十个春天。
三十年前的春天,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前夜,马恒昌小组在隆隆的炮声中诞生了。由十名苦大仇深的老工人创立的全国工业战线上第一个模范生产小组,象一株挺拔的松柏,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茁壮地成长。三十年来,有三百名工人在这里工作过。他们以创造性的劳动,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在第三十个春天到来时,马恒昌小组全体同志兴奋而庄重地向祖国汇报:
一九四九年四月到一九七九年四月,这个加工精密铣床的车工组,按每年的定额累计计算,共完成了四十五年零三个月的工作量;产品合格率一直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九点四以上;学习和运用外国先进技术一百零九项,实现技术革新八百四十多项,有的项目提高工效十多倍;为国家节约资金一百九十多万元,实现了优质、高产、低耗、多积累。
这期间,全组共培养和输送了二百多名技术工人和科级以上的管理干部。十三任组长中,有十二名是全国和省、市的劳动模范。第一任组长马恒昌,是全国五届人大常委,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党委副书记、总机械师。去年八月,在全国机械工业学大庆会议上,这个小组被命名为“三大革命斗争的英雄集体”,华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这个小组的十三任组长。
马恒昌小组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呢?根本的一条,是他们有着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创建这个小组的十名老工人从亲身经历中深深感到,新社会比旧社会好,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因而,他们以当家作主的姿态,自觉地参加企业管理。这个好传统一直被后来的组员继承下来。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完善,他们创立了一整套班组管理的经验。他们特别注意坚持三大革命一起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过程中去,落实到生产上,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使大家树立了为发展祖国的工业而献身的理想,形成勇挑重担、敢攀高峰的战斗风格,顾全大局、互帮互学的集体主义精神,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正是有了这些,才保证了小组年年季季超额完成国家计划,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新 的 考 验
英雄的马恒昌小组走过了三十年光荣的战斗历程。今天,这个小组的阵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老组员一茬一茬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接班的全是青年人。在现有的二十四名组员中,有二十人是文化大革命以后进组的,其中七人是去年才进厂的。全组工人平均年龄二十六岁。去年五月,厂里根据生产需要,将马恒昌小组迁到锻压机中件车间。这样,他们加工的零部件,比过去复杂了,材质型号和工具、卡具、量具的种类也都增多了。面临着新人、新设备、新任务,马恒昌小组能不能经得住考验?领导和群众都期待着他们的答复。
面对这些困难,小组首先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请老组员讲述小组三十年的革命传统,召开了建组以来最大的一次新老组员座谈会,回顾小组的光荣历史。大家说,我们第一代老组员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那样困难的条件下,不断克服加工中的困难,胜利地完成了许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重要任务。现在再有困难,也比第一代老组员那个时候好。只要我们发扬勇挑重担、敢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就一定能够闯过难关,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攻关过程中,小组又及时解决新出现的思想问题。有一名青年工人干活时,没有看懂图纸,把一根长料当短料加工了;又有一次由于没有掌握好量具,报废了一件活。他怕小组的荣誉受影响,十分着急,失去了搞好工作的信心。小组负责人帮助他找原因,既批评了他的马虎大意,又帮助他提高认识,增强信心。他很受感动。此后一连好多天,他早晨四点多就来车间学习看图,练习使用量具卡具,熟悉车床性能,晚上八九点还不肯回去。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勤学苦练,他终于掌握了新的加工技术,后来加工的产品全部合格。
在小组的光荣传统鼓舞下,全组同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闯过了道道难关,去年提前三个月完成了生产计划。
今年第一季度,他们遇到了电力不足的困难,全组因停电累计停产八百五十多个小时。但是,全组工人干劲未减,情绪未落,纪律未松,仍坚持每天提前上班,做好生产准备。他们提出“来电大干,停电大学”,抓紧分秒时间,努力为国家增产,第一季度仍然超额百分之三十三完成了生产任务。向二○○○年前进
去年十一月份,马恒昌小组全体成员冒着凛冽的寒风,第十一次来到大庆。在高高的钻塔下,在一座座采油井旁,学习大庆工人的英雄事迹。回到工厂后,他们对照大庆工人的事迹,用科学的态度严格检查自己,深感要搞四化,必须继续发扬大干、苦干、实干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改变现有条件。
目前,小组成员的文化技术水平低。二十四名组员,一般只有初中、高小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平均不到二级半,只能操纵四五十年代的设备;班组管理也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他们专门制订了全组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的规划。
按照规划,全组每周固定抽出三个业余时间上课,请厂里的技术人员讲解机械识图与制图、基础数学、英语等课程。大家学习劲头很足,除了出差、休假和探亲外,一般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副组长王振俊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读大部头的技术书籍有困难,但他没有退缩,经常学习到深夜;遇到疑难问题,就虚心向人求教,直到弄懂才罢休。到去年年底,全组已经学完了机械识图与制图两门课程。
为了提高操作技术,他们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岗位练兵。全组通过讲技术课、以老带新、技术互助、技术表演等传统方式,做到一人技术有专长,大家来学习;一人技术有困难,大家来帮助。最近,他们在三台机床上安了数码显示装置,并通过现场讲技术课和操作表演,初步掌握了数码显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从而减少了辅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多年来,马恒昌小组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制度。在向现代化进军中,他们一方面巩固原来的管理制度,教育青年工人熟悉它、执行它。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国内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试点经验,结合本组生产特点,制订出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初步计划。他们先后讲了四次课,分析了本组加工零件的特点,对过去的废品作了统计分析,查出数据,画出排列图,召开会议,找出出废品的主要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在这基础上,制订了新的操作规程,使小组的产品质量又有新的提高。
为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马恒昌小组目前正在开展“向二○○○年进军”劳动竞赛,决心为国家和人民再立新功。前进吧,英雄的集体!
前进吧,现代化的主人!
新华社通讯员 朱石川
《黑龙江日报》记 者 宋显忠
新华社记者 王德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