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阅读
  • 0回复

毕节地区民委重视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 组织力量抢救、整理彝文文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0-30
第3版()
专栏:

毕节地区民委重视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
组织力量抢救、整理彝文文献
贵州省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积极组织力量抢救、整理彝文文献。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彝族人民不仅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而且用自己的文字编写了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宗教等著作。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文化。毕节地区专门建立了彝文研究翻译组织,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六年的十余年间,进行了大量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不但使彝文文献的翻译整理工作中断,而且已翻译出的宝贵文献也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化为灰烬。一九七七年,毕节地区民委为了抢救彝族文化遗产,重新成立了由对彝族历史和古彝文很有研究的罗国义等七人参加的彝文翻译组,继续从事彝文文献搜集和翻译、整理工作。一年多来,他们已经翻译整理出有关彝族奴隶制和手工业方面的历史资料,同时编纂了《彝文字典》等,共约二十二万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