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阅读
  • 0回复

难得的清醒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06
第4版()
专栏:札记

难得的清醒剂
何立
苏联开进阿富汗的飞机和坦克的隆隆声,正在向全世界对苏记“友好条约”的“伟大意义”作出深一层的注释。
对于苏记“友好条约”,人们早有评价。有位政治家尖锐指出:“每当苏联签订一项友好条约,它的伙伴就要进攻一个邻国”,有一家报纸明确地说,苏联与别国签约,“不过是对其他国家的内政进行任何干涉的手段而已”。
这些看法都是有事实根据的。前年十一月苏联与越南签订“友好合作条约”,两个月后,越南便大举入侵柬埔寨。苏越“友好”条约,实际上成了莫斯科怂恿和支持河内发动侵柬战争的动员令。至于苏联与一些亚非国家签订“友好条约”后,向这些国家派出军事“顾问”,索取军事基地,肆意干涉这些国家内政的事例,更是人所共知的事。
不过,对于苏记“友好条约”会成为苏联侵略缔约另一方的依据,甚至使签约人变成苏联刀下鬼这一点,有人却未必想得到。莫斯科在阿富汗的所作所为,教人懂得了这一点。莫斯科打着履行“条约义务”的幌子出兵阿富汗,而被杀掉的阿明正是当时作为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参加缔结苏阿条约的有关人之一。他万万不会想到一年多前签订的那纸“友好条约”,竟会成为他的勾命符。这辛辣的讽刺,对尚未看透莫斯科面目的人,无疑是一副难得的清醒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