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昌乐县拖车厂把思想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教育职工正确对待奖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2
第3版()
专栏:

昌乐县拖车厂把思想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教育职工正确对待奖金
本报讯 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昌乐县拖车制造厂党总支,把思想工作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去年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八项经济技术指标,产品质量达到一等品,今年又夺得了“开门红”。
一九七九年,这个厂实行了奖励制度。开始时,由于强调物质奖励多,一度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结果有的职工为了超定额多得奖,干活光图快,不顾质量;有的斤斤计较报酬,干活挑肥拣瘦,影响了团结。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厂党总支认识到运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以后,政治工作更要加强。于是,他们结合生产任务,开展了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次,金工车间几个青年工人为了多拿超额奖,在加工拖车制动盘时,违反操作规程,把应该单个加工的零件摞起来一块加工,造成一百多件废品。厂党总支抓住这件事,以我们搞生产是为四化还是为奖金为题,在全厂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大家认识到,抛开国家利益,只打个人算盘,国家利益受到损失,个人利益也无从谈起,从而增强了职工群众的生产责任心,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个厂注意抓典型树标兵,号召群众学习。压力车间老工人张元珏,一贯埋头苦干,不计报酬。去年以来,他先后完成六项技术革新,工人每月都评他一等奖,可他每次都让给别人,只要二等奖。党总支把他树为全厂的标兵,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全厂出现了干四化争上游光荣的新风尚。由于思想工作做得好,评比评出了风格,评出了干劲,加上适当的物质奖励,大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这个厂的领导干部还注意以身作则,为群众做出样子。副厂长邵光水在一次质量攻关中,连续一个月经常和工人打连班,和大家一起攻克了轮箍质量难关。工人一致评他一等奖,他硬把自己名字划去。厂党总支书记高佃明,工人月月评他一等奖,他有九个月把一等奖让给别人。领导干部带了好头,对职工启发教育很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