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为合理开发湖区资源创造条件 岳阳县利用湖洲荒滩发展芦苇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5
第3版()
专栏:

为合理开发湖区资源创造条件
岳阳县利用湖洲荒滩发展芦苇生产
新华社长沙电 湖南省岳阳县利用洞庭湖洲大力发展芦苇生产。全县二十万亩芦苇,一九七九年产量达十二万多吨,占湖南省芦苇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五,比一九七八年增产百分之二十四。
洞庭湖畔的岳阳县有湖洲面积六十一万四千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这些由泥沙淤积而成的湖洲荒滩,土壤肥沃,适宜于芦苇生长。一九七一年以来,岳阳县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动群众种植芦苇,平均每年扩大芦苇种植面积一万五千亩。一九七九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芦苇生产发展更快。与此同时,岳阳县还利用湖洲生产商品柳条四千多吨,鲜鱼一万担,还有油料和肉类等,加上芦苇,全年共获得利润三百五十万元,直接为社队增加副业收入近三百万元。
据统计,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九年,岳阳县共为国家提供了造纸芦苇六十二万九千四百吨,相当于一百二十五万八千九百立方米的木材;总收入达五千零七十三万元,上缴国家利润一千五百一十三万元。
岳阳县委总结了在洞庭湖发展芦苇生产的成绩和经验,认为有五大好处:一是发展芦苇不需围垦,不缩小湖泊容量,不影响洞庭湖蓄洪泄洪。二是芦苇用途广,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两吨多点芦苇能造一吨纸,可以代替四立方米木材。三是发展芦苇投资少,易培植,见效快,经济收益大。四是发展芦苇为洞庭湖鱼类、野禽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发展芦苇能消灭钉螺。每年芦苇两次烧滩,可烧死湖内的大部分钉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