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重点师范大学不应放弃培养中学师资的任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04
第4版()
专栏:

重点师范大学不应放弃培养中学师资的任务
北京师范学院化学系副教授 郭保章
七月十七日《人民日报》第三版报道了上海师范大学刘佛年校长对如何办好重点师范大学的谈话。刘佛年同志提出:重点师范大学应当改变培养中学师资的目标为培养高校的师资。我不同意这个意见。我主张高校师资应该招收研究生来培养。
重点师范大学的师资力量、设备条件都比较好,在培养研究生方面能够多发挥作用,但不宜放弃培养中学师资的任务。重点师范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并不能够达到高校基础课师资水平,而且这种培养办法也不对头。按刘佛年同志的意见,招生时要挑选那些比较关心和热爱教育事业,品德好,学业好的对象,这我都赞成。但是,怎么实现呢?首先“比较关心和热爱教育事业”这一条就没法办。怎么可能要求一个中学毕业生会有这样的自觉呢?怎样检验和鉴别他会具有这样的品格呢?我的想法同刘佛年同志相反。我认为现有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包括重点师范大学,应当统统分配到中学里去,经过一段教育实践,再通过招收研究生的途径,选拔上来培养为高校基础课教师。
二十多年以来,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分配到高校当了教师。但是,应该承认,这是由于我国研究生制度不发达所造成的。我们也不要忘记,这些同志一般都是先当助教,做辅导或实验工作,几年后,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很少有这样的校和系的领导,会放心安排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去任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包括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内。现实生活也告诉我们,名牌师范大学毕业生不能胜任中学教学工作的也是有的。我们不能把培养合格中学师资的任务,看得过于简单了。应该承认有相当数量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包括重点师范大学,不能满足中学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应该承认,到目前为止对如何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大学毕业生这一重要课题,并未完全解决,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中学教师的课题也未解决。
目前,高等师范教育相当脱离中学的实际。因此,搞师范教育研究的,回答中学教育中提出的问题时,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如果脱离培养中学师资这一重要任务,我也不知道重点师范大学如何去完成“高质量的教育科研任务”?
我赞成重点师范大学的学生,从优秀的高中生中挑,而培养高校基础课师资的研究生,则要从优秀的中学教师中挑。这不仅可以保护基础课教学的质量,而且会鼓励中学教师的上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