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讲求生财之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04
第1版()
专栏:社论

讲求生财之道
宋朝政治家王安石说过:“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说明生财有道,乃是解决财力不足的根本出路。广辟生财之道,需要探索的问题很多,当前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解放思想,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解放思想。我们所讲的解放思想,绝不是不讲客观规律,更不是提倡蛮干瞎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当前,我们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都感到钱不够,另一方面,“遍地是黄金”,却没有人去挖去拣。一方面,农民和职工的收入增加了,对衣、食、住、行、用等几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的某些生产还是老样子,适销的产品生产不足,不适销的产品却照样生产。一方面,许多企业感到“吃不饱”,不少人无事可干,另一方面,社会迫切需要的许多行业又很少人去干。以农村来说,缝纫机、自行车、手表、闹钟、水泥和玻璃等建筑材料长期供应不足。以城市来说,住房难,吃饭难,做衣难,修理难,人们议论纷纷。此外,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也有巨大的潜力。这些状况都说明,只要解放思想,加强市场预测,摸清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脉搏,上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而生财的门路是十分广阔的。
发展生产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基础。但是,我们在领导和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千万不可重蹈覆辙,片面追求产量产值,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以往曾出现过的那种“工业报喜,商业报忧,仓库积压,财政虚收”的状况,是务虚名而受实祸。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讲求生财之道,就当前而言,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努力增加适销对路、优质低耗、能够增产增收的产品,力争扎扎实实、没有水分的速度,真正使国家和人民得到实惠。
第二,打破条条块块的限制,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组织生产。这是技术进步,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第三,大力发展综合利用。我们许多有色金属矿是属于多种金属的共生矿,要最大限度地加以综合利用。生产规模越大,废气、废液、废料越多,可以广泛发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第四,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把以往扩大再生产主要靠建新厂,改为主要靠对老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第五,力求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从节约中求增产。
第六,发展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必要的个体经营。在饮食服务行业、手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行业,尤其应当如此。
第七,按照经济的合理流向,组织商品流通,杜绝迂回运输,降低流转费用,节约流动资金。
第八,完善经济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这件事办好了,就可以提高生产,增加收入,是不要投资的“投资”。
当然,解放思想,广开生产门路,努力发展生产,都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前提来进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象小商人那样,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整体。我们讲究提高经济效益,讲求生财之道,要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全局观点。既要算细帐,更要算大帐。有些事情,比如办小烟厂、小纺织厂、小炼油厂,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看,也许有益,但从全局看,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则是得不偿失的蠢事。有些事情,比如水利、造林、交通、能源、港口码头建设等等,投资多,暂时没有效益或效益不显著,但从长远看,对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却是不可少的。总之,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使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至少不低于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标志。
讲求生财之道,广辟财源,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只要我们向群众说明家底,讲清政策,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把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就一定可以把生产搞上去,就可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国家的财源就会一天比一天充裕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