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让“翠云廊”重新翠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04
第2版()
专栏:来信

让“翠云廊”重新翠起来
当你沿着川陕公路,行至梓潼县城以北至剑阁县城这段公路时,你会看到很多树干高大、枝叶繁茂的古柏。这些古柏为明代剑州知州李壁所倡植。据《剑州志》记载:“李壁字白夫,广西武缘人,正德中任知州时,南至阆中,西至梓潼,三百余里官道,古柏十万树,为壁所植”。传说当时官府规定,历任官吏,都要把保护古柏作为交接内容之一。很多古柏,数人才能合抱,高拂云天,炎夏行路,凉爽宜人,故清人乔钵题为“翠云廊”。
现在,阆中县和梓潼县的古柏已经很少了,剑阁县境内的古柏尚存八千一百多株。当你走到尚存的、枝叶茂密的古柏树下时,你会感觉到昔日“翠云廊”的壮观。但是,现在看到的“翠云廊”已今不如昔了。这一带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广元皇泽寺”、“江油县李白故里”、“德阳县庞统墓祠”等地的古树也在减少,特别是银杏、楠木等珍贵树种,在有的地方已经绝迹。
古人在蜀道难的剑门路上,建成宽阔的古柏大道,无疑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蜀道奇观”,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多植树,并建立保护树木的规章制度。让我们的“翠云廊”恢复昔日的壮观,重新翠起来!
 陈其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