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以情动人 发人深思——读短篇小说《火红的云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05
第5版()
专栏:

以情动人 发人深思
——读短篇小说《火红的云霞》
吴芝兰
在当前反映工业战线生活的作品比较稀少的情况下,读了吕雷的短篇小说《火红的云霞》(《人民文学》1982年第一期),感到特别的兴奋。这篇作品以新颖的艺术构思,生动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发人深思,动人心弦,是当前工业题材作品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的佳作。
随着天边那一片飘动的云霞,作品把我们带进了“南化”工厂为下马而引起的尖锐、复杂的斗争漩涡里。作者敏锐地抓住工业调整改革中这一新的生活场景,围绕“南化”的下马,展示了各类人物的思想面貌,其中,作者着墨最多,给人印象最深的,要算主人翁、党委书记梁霄了。
作品没有象一般作品那样,正面去写“南化”是否下马之争,以及如何下马的过程,等等。它巧妙地将“南化”下马的复杂斗争,与梁霄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交溶在一起,用主要笔墨去写人,写梁霄与丁一林(他的老上级)、文洁淼(他过去的妻子)、文晓(他的女儿)等人的相互关系,通过描写梁霄与他们的重逢、交往、爱恋、决裂,反映出“南化”下马工作的种种阻力和困难。正是在复杂的战友情、夫妻情、父女情的严峻考验之中,作品一层又一层地撩开了梁霄精神世界的帷幕,表现了他那坚强的党性和为国为民的一往深情。
可喜的是作者不仅写出了梁霄为坚决贯彻上级指示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高尚行为,还写出了他这些行动的思想基础。当玩世不恭的女儿文晓对他坚持原则的一系列行为不理解,骂他不识时务、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有官当也当不长,一辈子倒霉”时,他痛苦得“几乎要咆哮起来”,但终于克制住自己的感情,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虽然你是吃着党的奶水长大的,……不认识她了”。他呢?他是从无数“为了掩护部队转移,肠子被刺刀挑出来还抱着敌人跳崖的烈士”身上,从那些“挑粮上山饿昏在山路上的交通”身上,学会认识党、看到蓝天的。他还这样自勉:医治“时代的创伤,不能光靠语言”,“靠我们一代人自我牺牲、艰苦奋斗的行动”!这铿锵有力的语言,感人肺腑,给人以多么深刻的启示呵!
作者并没有把梁霄写得超凡脱俗。在坚持原则,完成“南化”下马的任务中,他也有过斗争、痛苦甚至眼泪。但是他终究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摆脱了这一切困扰。作者以细致的心理描写,波浪起伏地描绘了他复杂而又高洁的思想感情。当他想到为使“南化”下马将导致和丁一林决裂,人们会说他“忘恩负义”时,他痛苦地攀住枯枝,叭地一声把它折断了;当他决定在受处分人员名单上加上文洁淼的名字时,他的手是“微微颤抖的”;当女儿为母亲——他即将复婚的妻子求情,遭到他拒绝而“失声痛哭”时,他也痛苦得“眼睛模糊了”……然而,他却坚定地按照省里的要求使“南化”胜利下马了。妻子悄悄离去,他被调往山区小县工作,望着为他送行的女儿和群众,掉了泪。但是,他立即背过身去,擦掉它,欣然向那飘动着火红云霞的远方走去……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和作品中的群众一道陷入沉思,眼睛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精心编织众多生动的细节,使人物性格的塑造丰满而个性化,也是作品的成功之处,梁霄夜半赴仓库制止抢劫一场,生动地再现了他机智的指挥才能。文晓初次与梁霄见面,坐在番石榴树杈上看书,吃番石榴,从树上跳下与梁霄对话的一节,鲜明地刻画了文晓开朗泼辣、玩世不恭的性格。此外,作者的景物描写也很有特色。作品以云霞开头,以晚霞结束,借景抒情,以景寓意,这为作品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增色不少。
当然,这篇作品也还有不足之处,它所写的矛盾冲突还没有充分展开,文晓的转变也稍显粗略。即使如此,它仍不失为一篇别具一格的佳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