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中国足球的差距与希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7
第8版()
专栏:

中国足球的差距与希望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吴 骅
6月中旬以来,世界杯足球赛的精彩场面使我国广大观众和足球爱好者大开眼界,欣赏到当今世界足球最高水平的比赛。紧接着,7月下旬的第三届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上,两支中国球队先后在预赛和半决赛中被淘汰。两相对比,看到我们的足球运动水平这样落后,有人担心,有人已经失望。中国足球运动的差距究竟在什么地方?还有没有希望?记者在中国足球协会最近举办的两次讨论会上,听到了不少议论。
从西班牙现场观战归来的国家队教练苏永舜认为:差距是全面的,关键在技术。中国教练考察组组长陈成达指出:世界杯赛的前12名,表现出四种明显不同的风格,最根本的区别也在技术上。南美派的巴西、阿根廷和欧洲拉丁派的法国、意大利,技术上占有优势。他们在体型上不如西欧派的西德、英格兰和东欧派的苏联、波兰的运动员高大强悍,但速度和灵活性好,更利于与技术结合。在比赛中,他们传接球和摆脱能力都很强,踢法细腻多变,凭借脚下功夫,既能打快速反击,又能正面攻坚。
对比之下,中国国家队和北京队在北京邀请赛上的几场球,技术上的差距十分明显,就是与参加邀请赛的几支客队相比,技术上也无优势。主要表现在:
首先,控球和传球技术差。看过世界杯赛现场的教练指出,巴西队中场经常有五六名队员来回扯动,锋卫线默契配合,积极寻找进攻点,令人眼花缭乱,简直无法判断要从哪里突破。意大利队固守反击,进攻的成功率很高,一旦抓住时机,只用三四次传球就能完成一次进攻。法国队在同西德队120分钟的比赛中,传接球成功率高达93.4%,对北爱尔兰队的一场甚至超过95%,基本上做到在进攻的发动阶段不丢球,出色的控球、传球能力使他们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能得心应手地实现自己的既定战术。
我国足球队进攻次数不少,但能够射门的不多,主要是控传球能力差。特别是对讲究配合、以边路进攻为主的队来说,提高进攻成功率,必须先提高控传球的能力,尤其是在对方贴身紧逼防守下传接球的能力。
其次,中场缺少核心人物。八一队教练朱一先说:世界强队都把技术尖子放在中场,成为联系攻防的枢纽,如巴西的济科,阿根廷的马拉多纳和西德的鲁梅尼格。因为中场有人组织输送,处在锋线上的射手意大利的罗西和波兰的博涅克,才创造了一场比赛独得3分的纪录。苏联队虽有优秀前锋布洛辛,但中场组织不力,他的威力无法施展。
我国国家队几年前就出现了缺乏中场核心人物的危机,老将容志行34岁仍不得不坚持沙场。容志行退役后,中场没了“灵魂”,造成前后脱节,全队的攻防缺乏整体性。
再次,个人防守能力差。许多教练员都提到,本届世界杯赛各队都有出众的突击手,加上卫线队员经常突然插上进攻,使得一对一的防守已不够安全。意大利队采用区域防守与紧逼盯人相结合的办法,在门前三四十米的范围里筑起了坚固的防线,效果明显。意大利队的6号詹蒂莱牢牢盯住了巴西的济科、阿根廷的马拉多纳和西德的利特巴尔斯基,使这3位得分手在对意大利的比赛中一分未得,有的甚至干脆被换下场。
我国各队目前锋线上普遍缺少锐利的“尖刀”,因此国内比赛对提高防守技术的要求似乎不太迫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在与外国强队比赛时就暴露了防守的薄弱,盯人不紧,补位不快,铲球、头球等排险技术不熟练。这次北京邀请赛上,国家队同摩洛哥和南斯拉夫的两场比赛,竟被对方打进7个球,比中国队在亚大区决赛全部失分的总和还多。可见,无论区域防守还是紧逼盯人,没有较好的个人防守技术作为物质基础,是不行的。
怎样看待技术上的这些差距呢?世界杯赛期间,一位外国足球专家曾对中国教练说,中国人身体灵巧,最适合踢足球。国内也有许多同志有同样的看法。足球比赛中高大队员的作用比篮球和排球小得多,与世界足球强队相比,我国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上的差距并不突出。世界杯赛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的法国队平均身高1.76米,和我国国家队相同,阿根廷队平均身高1.73米,比我们还矮,他们均发挥了自己技术上的优势。因此,掌握纯熟而全面的技术,扬我灵活之所长,避我矮小之所短,对我国运动员来说,不仅是势在必行,而且是很有条件的。
世界杯赛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差距在于技术不行,我们的希望也正在于狠抓技术。只要我们的教练员、运动员团结一致,发一股狠劲,掀起一个以技术为中心的训练热潮,我国成为世界足球强国是完全可能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