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共产党人的关系准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09
第8版()
专栏: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共产党人的关系准则
何北仁
读了毛泽东同志给亲友的五封信,钦敬仰慕之余,想到了共产党人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
共产党人有着自己的道德伦理观念,在改造整个社会的同时,改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种种准则。《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可以称作是有关共产党人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著作中,也曾论及共产党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并且根据实践经验,规定了共产党人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还集中地批判了共产党人中那种种不正常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的这五封信,也是共产党人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精采篇章。其中,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入情入理地提出了一些正确处理亲友关系的准则,读来令人折服。
请看,处理乡里要求照顾的准则是:“自未便单独地特殊地照顾少数地方。”
处理亲友要求“走后门”分配工作、升学的准则是:“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升学的事,我不宜于向学校写信。能否考取,听凭学校。”
处理亲属故旧恃势而骄,不服从地方政府或有关组织的管理的准则是:“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
共产党人是多情的,革命同志间感人至深的阶级友爱之情自不必说,亲情、友情、乡里之情等等,也都一往情深。“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这是亲情;“寄上三百元给你母亲,以后还可寄一些。”这是友情;“可以常常来信,告我以乡中情形。”这是出自对乡里人民的怀念和关心。请看,眷怀之情,不是比比跃然纸上吗?共产党人重情更重义,这义就是共产党人应守的准则:“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共产党人要求情义相统一,务必使这种情义有益于大多数人和人民的事业。
共产党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诸多的方面,有各种的条文,但其核心只是一个:这就是共产主义思想,是把“为最大多数人的最高利益服务”作为“唯一的宗旨”,是处世、处事一切为公。而与此相反的“关系学”,也是形形色色,其核心也只有一个,就是个人主义的原则,是一切为私,是封建的荫亲观念和资产阶级的等价交易观念的侵蚀。请看那些钻营种种不正当关系的人,包括那些违背了共产党人关系的准则的共产党员,不管他们打着什么旗号,借着什么美妙的名目、理由,而实质上不过是想在自己应得的那一份以外,还要用不光明的手段,为自己或亲友故旧再向国家、向人民掠取一些额外的利益罢了。明乎此,营营者难道还能问心无愧吗?他们受到人们出于革命义愤的鄙视、指责,其甚焉者受到人们的唾弃、反对,不也是理有应得的吗?
两种不同的关系准则是完全对立的,相互消长的。只有用共产主义的关系,逐步完全代替一切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关系,用共产党人的关系准则,打倒一切个人主义的“关系学”,社会主义才能胜利,共产主义才能到来。这当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今天还无法要求所有的人都按共产党人的准则行事,但应该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坚持按共产党人的关系准则办事,并使更多的人学共产党人的样子。对于那些违背共产党人的关系准则的共产党员,也应该采取毛泽东同志这样的态度:“只要我和你们都采取正确的态度,只要他们不固执成见,他们的缺点错误是可以改正,并会进步的”。固执己见的则应另当别论。
一切愿意振兴中华的共产党人,应该以此为榜样,首先振兴自己的党性,大兴共产党人的关系准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