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检查、鉴定何其多,经济效益又如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08
第5版()
专栏:读者来信

检查、鉴定何其多,经济效益又如何?
1982年,我厂已先后参加过8次全国和市级召开的产品质量检查、鉴定会。我厂是个只有300多人的小厂,生产任务比较紧,每次检查都要派出2至5人参加,真有应接不暇之感。
以我厂一位技术组负责人为例,由于他经常忙于参加各种类型的检查、鉴定会,全年出差5次,每次少则十几天,多则近三个月,共走了20多个省、市,用掉半年多的时间。试想:一个厂的技术组负责人,整天奔忙在检查、鉴定会上,还有多少时间直接投入到产品设计改革和日常工作中去呢?
为了应付检查,不少单位在检查之前,对产品都精细加工,不计工效和成本。但检查一过,一切照旧。有些单位明知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很好,就采取接待好、服务好(如提高伙食标准、免费提供条件游览名胜古迹)等办法,来换取代表的支持。象这样名目繁多的检查、鉴定,其经济效益究竟怎样呢?
上海减压器厂质量检验组副组长
王浩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