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农牧渔业部制定规划,落实推广杂交稻种植面积 发挥杂交水稻优势 提高粮食产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6
第2版()
专栏:

农牧渔业部制定规划,落实推广杂交稻种植面积
发挥杂交水稻优势 提高粮食产量
本报讯 记者段心强报道:农牧渔业部决定把进一步推广杂交水稻,作为加快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现在已经制定了全国1983年到1985年杂交稻生产规划,并在推广和普及杂交稻制种、植保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证1983年一亿零二百万亩种植面积的落实。
杂交稻培育成功后,一直受到农民的欢迎,迅速推广。从1976到1981年,全国累计种植3.3亿亩,增产粮食330多亿斤,每亩比一般常规稻增产100斤以上。1982年全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其中杂交稻增产110亿斤,占粮食增产的主要位置。农牧渔业部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以后,果断地把推广杂交稻当成增产粮食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抓。
农牧渔业部成立了由全国著名专家参加的杂交稻顾问小组。这个小组去年9月上旬到长江流域各省进行考察,论证了农牧渔业部制定的杂交稻生产规划,并提出了对现有科研成果和重大增产措施的推广普及方案。
近几年,各地创造了杂交稻繁殖制种、栽培管理等先进经验。如四川省采用科学方法制种,1982年28.7万亩制种田平均亩产164斤,创造了籼型杂交稻区制种的最好水平。湖南省科技人员和农民用多抗性、优势强的组合,进行组合搭配结合,也创造了一些好的办法。农牧渔业部1982年底在成都召开了全国水稻会议,总结推广了这些先进经验。
农牧渔业部还针对杂交稻生产中的问题,拿出10万吨化肥,专门支援杂交稻制种,同时拨出150万元,分配给杂交稻种植面积大的省、区,作为建立低温库的补助投资。现在,全国已选育出一些有价值的新组合,正在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生育期短、产量高、抗性强、米质好的杂交稻新品种今年将大面积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