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宋国辉自学成才 西宋大队兴旺起来——招远县西宋大队党支部书记宋国成支持青年农民创业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6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宋国辉自学成才 西宋大队兴旺起来
——招远县西宋大队党支部书记宋国成支持青年农民创业的事迹
本报通讯员 李玉明
一条新闻,从山东招远县西郊丘陵丛中的西宋大队传出:一向很穷的西宋出了五种电器产品,1982年总产值61万元,获纯利30万元,人均分配820元,跃为全县富队之首。
这个村庄有48户。是凭借什么富起来的呢?党的富民政策是根本原因,还有一个决定的因素是敢于起用一个懂电器的青年人,并且敢于在社会机电产品积压的时候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走出了一条新路。
那还是在四年前,党支部书记宋国成,向全村宣布:农业“单打一”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人均分配百十元的日子,也要改变。要想富,狠抓农工副,因此,必须选一员得力的“大将”。
“大将”选谁?宋国成宣布的人是本村一个“黄口孺子”——年仅21岁的初中毕业生宋国辉。他虽然念书少,但有青年人那种富有进取的创造性,又对电器生产有特殊的爱好,更可贵的是,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当时,“工厂”连影子还没有,宋国辉就被任命为厂长兼技术员。
宋国辉到任后宣布的“妙计”是:走电器产品的路子。他说,虽说眼下机电产品积压,但电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如果能拿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还是有市场的。
当时,宋国辉了解到市场上电流互感器还不多,就设法从上海、北京、济南等大城市买回来几种同类产品,拆了装、装了拆,靠着书本知识,细心观察,居然掌握了全部“奥秘”。三个月之后,宋国辉拿着自己制成的电流互感器,最后一次到烟台地区计量局检验。结果,技术数据全部准确,上级单位发给了生产许可证。“玲珑牌”电流互感器问世了,四年销出数万只,受到用户欢迎。
初战告捷,工厂办起来了,自己的第一代工人也有了,全村人都高兴,夸宋国辉有出息,夸支书选对了人。
宋国辉他们对外修理电焊机,修来修去,对电焊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也熟悉了。他问支书:“现在,市场上普通电焊机不缺,一机多用的电焊机还没听说有,咱自己造不行吗?”宋国成详细了解了一下行情,心中有了底,回答说:“行!车床不够马上买,原料不足我这就派人采购,车间窄了,可以盖楼。”
去年,宋国辉他们又拿出了自造的一机多用电焊机。县工业局、电业局、计量局等单位的工程师和七级电焊工当场联合验收合格。
搞电器生产,宋国辉初中的知识早已不够用了。他自学了高中的物理、数学和部分大学课程,又买了许多电工书籍,订了专业刊物,发愤攻读。他学会了图纸设计、模具制作、操纵仪表、操作车床、电器修理等多门技艺,还从本村有限的劳力中带出了一支“会做工”的队伍。村里人都说,宋国辉真成了西宋大队的“总工程师”。
宋国成呢?他几乎把心都用在对宋国辉的支持、关怀上面。宋国辉他们第一次生产的电流互感器,拿到烟台检验失败时,上面发下来一纸公文:西宋电器厂生产的电流互感器,内在和外在质量均不符合标准,无使用价值,不予批准生产。信用社的人来村催促他们赶快卖掉车床设备,归还两万元贷款。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使宋国辉感到绝望,宋国成心里也很沉闷。但他对宋国辉说:“初学走路,没有不摔跤的。”他把这个青年人扶了起来,每年都通过队里研究,付给他工厂最高劳力的报酬。工厂迫切需要一台校验仪,他不惜花费万元钱从沈阳买回。探索新生产领域的几年实践,宋国成和宋国辉之间,产生了一种相互默契的信任。
就在宋国辉研制的电器产品成批投入生产的时候,宋国成也表现了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的气度。他很快适应了从“粮书记”到“总经理”的工作转变。农田作业实行大包干,责任田只包给了14名整劳力,挤出52名男女社员,投入工厂生产。生产规模扩大了,工厂车间不够用,在宋国成主持下,一座二层楼和一座三层楼在村中央拔地而起,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
宋国成还是一位“文明生产”的提倡者。工厂青年人多,他主持兴办了青年游艺室和图书室,请来本县有名的画家绘上国画。村里还买了电视机、录音机、电唱机和照相机(自己建了暗室)。工厂大院清清爽爽,栽着苍松、古柏、月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四年,西宋村走过的路,很难一笔叙述出来,请看看数字吧:
去年,西宋农业总收入达68万元,积累达51万元,人均分配820元,分别比过去翻了几番。
宋国辉在领导的爱护和支持下,打开了纵横驰骋的天地。就在去年,他又研制出了晶体管断相保护器,BK—50变压器和三速鼓风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