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送钱伟长教授履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7
第8版()
专栏:

送钱伟长教授履新
吕光光
清华大学照澜园的一座院落,钱伟长教授卜居这里三十余年。最近,他带着一卷铺盖,一囊书稿,赴上海就任工业大学校长。对这位日夜关怀祖国四化的革新者,是用不着以世俗之词给他壮行色的。年前来自成都的一位老同志谈到:连绵阳地区的农民,都在认真学习钱伟长教授有关科学种田的学术报告。钱教授走到哪里,就会为当地的四化建设献策,这,我是知道的。至于他的声音竟然远播于穷乡僻壤,我却未曾想到。这样一来,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要用“松柏之姿,老而弥坚”一词,为之送行。我用的词似嫌陈旧;可我知道,许多陈旧的词汇,对当前的一些革新者来说,命意都更新了!
先说一个“老”字。
钱伟长同志寿高七旬,华发频添,垂垂老矣。作为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家,不久以前他向我谈道:“到底岁月不饶人”,似已感到老之已至。事实上,他对逼人而来的自然规律,却跟长年操作于厂矿、终身躬耕于陇亩、久历烽烟于疆场的老工人、老农民、老将军一样,既不服老,更不服气,端的要同时间争个长短,要为祖国在世界之林论个高下。“莫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怀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赤子之心,终于使年光倒流,青春长驻,而以他的聪明才智,化为瑰宝,化为珙璧,源源不断地输送进祖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宝库。
且看钱教授那一囊书稿:就我所知,其中至少就有《穿甲力学》、《应用数学》、《电机设计计算的理论基础》、《奇异摄动理论》等四大部类约两百万字,这是定于今年一年之内,就要出版而公之于世的。钱教授已是“著作等身”的学者;看他旺盛的著作,好似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完全淹没了“老”字。
再说一个“坚”字。
老实说,我不了解钱伟长同志如何度过自己的日日夜夜,如何运用自己的分分秒秒。然而,我可以说,人们容易了解这位祖国的骄子,这位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心人。他曾经被诬陷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六教授”之一,连落实政策的喜讯也对他姗姗来迟。由此可见,他并没有万事俱备的工作条件,并没有万事顺遂的社会关系,不过一介书生,只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就毅然以自己的全部思虑,全副精力,专注于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即便坐在冷板凳上,都干得出热气蒸腾的成果来。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事业心,是任何恶势力所不能抹煞、动摇、收买、摧毁的。
时间是容易打发的。某些人尽可以欲壑难填,蝇营狗苟,甚或凭借权势,作威作福;钱教授同这些虚掷自己的光阴以自戕、糟踏别人的光阴以自绝的人,迥然不同。他从不孤芳自赏,更不愿意独善其身。他衷心希望浩浩荡荡的科学大军,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祖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丰碑树起来。他之所以惜寸阴,惜分阴,正是因为他同热爱祖国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样,明知社会主义是上帝不能恩赐,外人不会赠予,自己不容坐待的,于是乎他自己逼近垂暮之年,呕心沥血,风驰电掣般坚持跑在时间的前头。
老而弥坚,松柏情操!行矣,钱教授,祝你一路雄风下江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