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徽州茶叶、麻类为什么滞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02
第3版()
专栏:

徽州茶叶、麻类为什么滞销
骆子程
去年,徽州山区农、林、副土特产品普遍增产,商业供销部门普遍超计划收购,即便这样,销售难的问题,仍然很突出。茶叶积压6万担,麻类积压一万担,食油积压600万斤。农民说:“党要求我们山区生产大上、快富,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叫人犯愁”。
销路不畅,原因何在?必须具体分析。
先说茶叶吧,产销脱节,大都是压在精制茶厂。为什么呢?因为品种规格不对路,国内不适销,出口不合格。在积压的6万担茶叶中,主要是素坯,素坯同毛茶价格差一元多,难卖,需要加工成花茶。按惯例,百斤茶叶至少须加25斤茉莉花(最好加到三十或五十斤),才能成为合格花茶。可是,有些茶厂只加10斤,花茶质量次。应当强调质量、品种、规格,否则,销不出去,不能怨别人。
麻类滞销、限收的原因则不同,了解情况的同志告诉我:不是商业收购部门不愿多收,而是轻纺加工部门能力限制;收多了,消化不了。徽州地区原定麻类收购基数是1.6万担;去年只收购1.2万担,产销为什么不平衡?就是加工利用能力低。这里,又向轻纺部门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加工工业适应产品发展的要求,促进国产麻的生产不断向上,减少麻类进口呢?还是相反。
徽州地区大约年产茶籽20万吨左右。徽州茶籽卖不出去,主要是流通渠道少,有关购销政策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国营、集体都不经营;个人经营,产区农民拥护,销区群众欢迎,可常常受到限制。
看来,改变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状况,放宽政策,改革体制,搞活流通,势在必行。鉴于我国山多田少,建议把搞活山区商品流通作为农村商业工作的一个重点;加工工业,特别是社队企业,要适应山区生产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