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这个手术动得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5
第2版()
专栏:

这个手术动得好
本报评论员
无锡市在产品质量大检查中,对全市八十六家电视机组装生产厂(点)进行清理整顿,当机立断,关闭了其中的七十多家,动了一次较大的手术。这件事办得好,很得人心。
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是我国工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老问题。抓一阵好一阵,松一阵坏一阵,可谓顽症。近年来,由于一些地区或企业追求产值、速度,只顾赚钱,以致那些技术、管理水平低的企业大量生产低劣商品。耗费大量的能源、原材料生产低劣商品,是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因此,根治这个痼疾刻不容缓,已经到了非动手术不可的时候了。
端正企业的经营思想,这叫治本。产品质量问题,涉及技术、管理、劳动纪律、职工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企业的经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企业,切切不可忘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用户负责这个宗旨。近几年来,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的国营工业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生产者,都要坚持这个经营方向,保证不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得出厂,不得投放市场。
运用法律手段,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这叫做对症下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商品经济越发达,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越要严格。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要不断地加强按照经济法规办事的观念。无论国营、集体企业或个体生产经营者,其产品都要按照规定办。有国家标准的,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没有国家标准的,按专业标准进行生产;既无国家标准,又无专业标准的,须按有关部门批准的企业标准生产。总之,要按国家有关法规、技术标准的要求,对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其它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对乡镇企业,在积极扶持、正确引导的同时,一定要对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现在,一些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问题较多,有的企业本身既无测试手段,质量检验制度很不健全,上面又无监督机构,以致有大量低劣产品上市,问题十分严重。各地工业领导部门要把这件事抓起来,进行归口管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