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为了他人攀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5
第3版()
专栏:

为了他人攀登
本报通讯员 李培才
百问不烦百查不厌
国防科工委情报研究所,是为国防系统提供科技情报的。二十多年来,馆内入藏外文书刊资料达一百七十多万份。
每天这里都有从各地前来的百把读者。国外资料馆的同志主动热情,百问不烦,百查不厌。有的读者查阅资料,一提就是一大堆,借阅台的服务人员从无怨言。有的读者要借资料回单位展览,国外馆的同志就主动帮助清点、装箱、托运。新到的资料,从卡片上一时查不出来,国外馆的同志不是说一声“没有”了事,总是先到负责搜集工作的联络处去查。如果已经订购了,书还未到,就把读者的姓名、地址、电话记下来,等书到了再通知读者。
一天下午,快到下班时间了,检索室张杏忠从外面办完事赶回馆里,见一位中年男子在借阅台来回走动,脸上现出一副十分着急的样子。“同志,你有什么事?”张杏忠主动上前问他。“我要查一份德文资料”,说着,把要查的资料线索告诉张杏忠:“我在上海已经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查到这份资料,到你们所也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明天一早我就要回去了,真急人。”“别着急,我帮你查查看”,张杏忠领着读者直奔检索室。他先后翻阅了十几本检索工具书,没有。“再查查卡片看”,十多个卡片盒都翻过了,最后,终于查到了读者需要的资料。
等米下锅米到手
外地读者,尤其是大山沟和偏僻地区“三线”单位的读者,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来趟北京很不容易。为了帮助外地读者解决急需资料的困难,该所的国外馆从六十年代就开展了通信借阅,二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到目前为止,各地有一百八十多个科研所和工厂、院校与国外馆保持通信借阅关系。这是各图书馆很少采用的一种借阅方式。
来人借阅,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当面问,处理来函借阅,可就麻烦多了。有的读者来信提供的查找线索范围很宽,有的只写上一个题目,或写一段供资料员参考的大致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要准确地从一百七十多万份馆藏中查找出一份资料,如同从大海捞针。国外馆的同志仍然急读者所急,及时处理来函,保证工作质量。
电子工业部在贵州的某科研所曾多次通过写信、电报等方式,向该馆借阅或请代复制资料,他们都尽量代查、代复、代邮,绝大多数都办到了,未办到的,也给了答复。有时为了一份急需的资料,贵州的这个科研所有时向其它几个情报所发出请求复制资料的书信或电报,但回音都不如国防科工委情报所及时、全面,从对比中,人们更觉得他们的工作做得深入细致。
三○七厂张怀湘在一封信中说,“通信借阅给京外广大科技人员解决了很大问题。从前为了论证一个技术问题,就得跑北京,往往一本资料只参考其中的一页,或只需参考其中某一点,也不得不花旅差费和几天时间。现在,给你们发出信,不几天,资料就到手了。”
“为资料找人,为人找资料”
每当新资料到馆,先要由文献处理人员进行标引等一系列处理工作。国外馆的文献处理人员没有满足于此。他们说:每一份新资料都是国家用外汇买来的,我们要让它尽快与对口读者见面,尽早地发挥效益。多年来,他们在给新到的资料标引过程中,根据平时所掌握的有关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主动把资料推荐给需要资料的单位或个人。同志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为资料找人,为人找资料”。
文献一组助理研究员刘寿椿,为了做好推荐工作,总是利用到科研单位进行资料展览和参加专业会议的机会,主动了解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科研人员正在解决哪些技术关键问题,并一一记录下来,发现了有关的资料就及时传送信息。1980年9月,他在航空工业部某研究所进行资料展览时,了解到该所正在进行国产歼—8飞机试飞,有的主要部件经常达不到设计性能要求,便把这事挂在心上。一次,他发现一份国外的同类资料,内容与该所当时正在解决的难题有关,立即填写了推荐卡。后来,科技人员写信说,这份资料帮他们解决了大问题。某研究院负责同志来到国外馆,当面向馆长表示:“只要是老刘推荐的资料,我们都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