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为改革增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05
第2版()
专栏:通讯

为改革增光
本报记者 赵希龙
变色眼镜,眼下风行于世的时髦货,不管是青年小伙,还是中老年人,鼻梁上架上一副宽大的变色镜,既保护了眼睛,又增添了风度。难怪在安徽凤阳光色玻璃厂不久前召开的光色玻璃产销信息交流会上,全国加工装配变色眼镜的厂家蜂拥而至,一天之内要求订货的数量竟达六百二十多万副,超过这个厂光色玻璃镜坯片年生产量的两倍。
对企业来说,这是多么诱人的卖方市场啊!
就是面对这样的卖方市场,凤阳光色玻璃厂厂长张庭南宣布:各种类型光色镜坯片每副由五元一角降价到五元,如果以这个厂年产二百万副计算,一年就要少收入二十万元!
销路如此好,为什么要降价?是质量不好吗?不!据有关部门检测,该厂四个品种光色镜片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九项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同等水平;是原材料降价?恰恰相反,去年以来,许多化工原料价格调高了,每副镜坯片的成本因此上升了一角三分钱。如果把原材料涨价与产品降价算在一块,每副镜坯片就要亏损二角三分,二百万副就是四十六万元。对于一个年利润只有一百六十万元的小企业来说,要消化这笔开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化工原料调价后,这个厂不少同志也想走“产品提价”的路子,有的还振振有词说:“水涨船高嘛!”但是,厂领导班子经过讨论认识到:中央领导同志一再打招呼,要在企业内部消化因调整比价带来的成本增加。我们企业是靠改革救活的,我们不能做败坏改革名声的事。
为改革争气,为改革增光,成了凤阳光色玻璃厂领导班子和职工群众的动力。去年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和各项经济责任制不仅巩固了,而且更加完善、更加严格了。今年一至九月份,每锅玻璃液镜坯片产量,在不增加原料、电耗的情况下,比去年平均增产一百八十副。单产和一级品率的提高,使成本大大降低,今年9月仅这两项就增加产值五十六万元。
全厂上下,开展节约活动。他们降低了原材料的电能的消耗定额,实行定额包干,节约有奖,超额受罚,坚决兑现。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在节约活动中,积极提合理化建议,改进工艺和设备。据统计,今年头九个月节约原材料费用三万八千多元,节电四十多万度,节资三万多元。
厂长张庭南高兴地对记者说,改革给我们厂带来了活力,而原材料调价所带来的压力,又使我们增强了企业内部的消化力。我们对今后的生产更有了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