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老有所交 新有所接 互尊互重 全为事业 合肥市积极慎重做好新老干部交接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5
第4版()
专栏:

老有所交 新有所接 互尊互重 全为事业
合肥市积极慎重做好新老干部交接工作
本报讯 记者张振国报道:在领导班子新老交替中,往往由于老的走得匆忙,新的上得急促,走的未能把工作交清,上的也未能把事情接明,因而有的地方“在建工程无人管,在查案件无人问,在办之文无人签,在改之事无人抓”,甚至发生“新的不知前情,盲目否定前事;老的不知后事,怒目责怪后生”。
在安徽省,合肥市的新老党政领导干部,对新老交接工作,做得就比较得体。他们的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是:“老有所交,新有所接,互尊互重,全为事业”。
市里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常说:事业有个连续发展性,交班理应交待清。近三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先后有十多位领导干部退居二线。他们离任时,不是挥挥手就走,而是能够把各自分管的业务,尚未处理完毕的事情,以及自己对下一步工作的设想,向接任者耐心交待清楚。有的还把自己积累的宝贵资料留给后任,有的还满腔热忱地把工作中的难点向接任者讲明。特别是对全市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交待得更为清楚。原市委书记郑锐离任前,就将自己在合肥执政多年的心得体会,写成一篇《合肥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留给后任。老市长魏安民也为后任留下一篇《浅谈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就使接任者节省很多时间,少走不少弯路,事业的连续性就大大增强,新老之间的感情也更加融洽。
市里新上任的领导同志则说:事业有个继承发展性,接班理应接个明。近三年来,市里先后有十四位干部走上市委、市府领导岗位。他们上任时,不是稀里糊涂上台,而是采取“虚心请教,细心求问,精心分析”的办法,把前任交下的事情弄明白。对已经作过科学论证的事,就坚决继续照办;对尚有争议的事,作科学论证后再决定取舍;对情况起了变化的事,则按照实情,重新作出决断。合肥市的旧城改造,上两届政府都作出很大成绩,并留下了宏伟蓝图。新班子上任后,没有“另搞一套”,而是继续按蓝图建设,使城市面貌又发生很大变化。但在实施中,也不是全盘照套,需改则改。原规划在市府门前建一座二十四层的合肥宾馆,新班子根据新的情况,感到定位不妥,现已决定改在寿春路上兴建。对前任处理有误的人事问题,理当实事求是加以纠正。但对前任处理无误的人事问题,他们决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维护原决定。有一个局的党委书记和保卫科长,非法侵犯一位技术干部的人权,市委和市政府按照组织原则,给他们分别作出党内警告和撤销科长职务的处分。新班子上任后,那位被撤职的科长闹着要为他“平反”,市委书记杨永良坚决顶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