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军事医科院卫生学环境医学所科研人员心系军营 面向实际选课题 艰苦奋斗搞科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0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军事医科院卫生学环境医学所科研人员心系军营
面向实际选课题 艰苦奋斗搞科研
本报讯 记者王钟人报道:我军后勤战线的先进典型——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科研人员深入基层,艰苦奋斗搞科研,29年来共获得科研成果111项,其中91项直接为部队所用,4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较好地解决了部队在施工、训练、作战、驻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又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建设。
这个所1958年创建以来,始终跟踪军事战略任务,瞄准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制订规划,选择攻关课题,立足于应用。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到寒带、高原,进行专题研究。副研究员蒋兰芳左腿患深部静脉炎,做了乳腺癌手术。她曾3次到黑龙江漠河、内蒙古边防前哨,在零下30至40摄氏度的低温下爬冰卧雪,观察战士试用她研制的自身产热防寒手套、鞋垫的情况,每次试验回来,腿肿两三个月才能恢复正常。63岁的研究员曾一同亲自到老山前线,验证耳塞的试用效果。高原研究室成员多次进入青藏高原,考察高山病发病规律,搜集民间偏方,采集中草药,先后研制成复方党参、黄芪茯苓、异叶青兰等防止高原病的药剂,发挥了我国中药材在提高机体缺氧耐力方面的功效。边防部队常常因水致病,科技人员就到三北、西南地区,调查了数百个水源水质,研制成师团检水检毒箱、浑水澄清剂、个人饮水消毒片,以及不用水就可以洗澡的“干洗剂”和“洗澡湿巾”。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研制成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氨基酸注射液,使烧伤、战伤病员的伤口尽快愈合复原。为了研制“部队预防中暑措施”,几十个研究人员跑遍了热带丘陵山区,测得人体在各种热环境里数以千计的数据,采集了3000多种中草药,然后一个一个提炼筛选,研制成“防暑一号”、“防暑二号”、“化学冰带”和湿温度测定器。
今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爆炸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向该所紧急求援,急需“要素膳”。他们立即抽调人力,24小时内生产200公斤,计2400袋、24箱,派专人送到哈尔滨急救中心。在此之前,他们有15项科研成果提供给我国首批南极考察队,有11项提供给中日联合登山队、国家地质勘探公司赴秘鲁工程人员,受到了赞扬。
5月3日上午,总后勤部政治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向首都新闻界介绍了该所的先进事迹。与会者参观了该所部分科研产品及其应用效果展览,对科技人员的艰苦劳动和崇高精神表示钦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