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第三次中国—欧共体贸易周结束 成交总额达一亿四千多万美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6
第6版(国际)
专栏:

第三次中国—欧共体贸易周结束
成交总额达一亿四千多万美元
本报布鲁塞尔三月五日电 记者魏崴报道:二月二十九日开幕的第三次中国—欧洲共同体贸易周已于三月四日圆满结束。
经过五天来的紧张洽谈,中国与欧共体成员国达成了向西欧出口一亿零一百三十六万美元,从西欧进口四千万美元的交易,总成交额达一点四亿多美元,超过了预期水平。中国代表团和欧共体委员会对此均表示满意。
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对外经贸部进出口局局长周传儒在贸易周结束时对本报记者说,本届贸易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双方经过多次会谈,一致同意以扩大我国对欧共体出口为主。我们为缩小双边贸易逆差,从积极方面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次的成交总额中,我们的进口额占出口额的百分之四十,体现了双边贸易在健康发展。
在我国对西欧出口商品中,粮油、有色金属、五金矿产、土畜等方面,仍是强项,其中蘑菇、冻兔肉等是大综项目。但是,我们出口项目中的一个突出变化,是签订了五百万美元的技术产品出口合同。中国代表团技术组组长汪治熙认为,这是我们出口内容的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发展。技术组七位成员,代表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公司、中国科学器材公司、天津新技术进出口公司等在全国技术领先的单位,他们了解欧洲技术市场情况,介绍我国情况,广泛与欧洲技术界建立联系,探索向欧洲出口技术产品的途径,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几天之内成交了五百万美元,说明中国不但需要西欧的技术产品,也同样可以向西欧出口技术。
贸易周内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欧共体成员国商人,兴高采烈地赶来,很想买中国的产品,结果由于欧共体设有配额限制,中方无法满足他们,只得怏怏而去。
中国代表团团长、对外经贸部部长郑拓彬除参加主持了贸易周开幕式、与欧共体签订了奶制品协议、与欧共体委员负责对外关系和贸易政策委员德克莱克进行了定期部长级磋商外,还与比利时外贸大臣德克洛交换了意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