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公路给封闭的沂蒙山区带来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4
第2版(经济)
专栏:

公路给封闭的沂蒙山区带来活力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王进业报道:最近3年,山东沂蒙山区新修的7400多公里长的公路,把原来山区不通车的4000多个贫穷村庄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山外商品经济的浪潮使山里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沂蒙山区,大小山头一万多个。到1984年,全区尚有5563个村不通车。从那年底开始,沂蒙山区借着国家以工代赈、扶持修路的契机,掀起一股修路“热”,从此揭开了山区开发建设的新的一页。平邑县九间棚村,盛产黄梨、山楂,但过去果品下山,全靠肩挑人抬,运不及加上摔碰,每年都要烂掉1/3;卖头猪,也要请四五个小伙子轮流往山下抬。1985年,群众把置家具、建新房的钱全拿出来,买工具和炸药,苦干130天,修通了公路,从此,再也不为卖果愁。去年全村人均收入650元。
外地人开汽车进山收购果品的同时,也收购起了蝎子、土鳖、槐米、酸枣、草药。山里人像发现了新大陆,他们纷纷重新认识本地优势,组织生产,送“百宝”出山。平邑县临涧乡黄天村过去穷得被人称为“二关东”。路通以后,他们开采本地的桃红色优质花岗岩,当年全村800人每人就增收300元。现在,沂蒙山区地下贮藏的20多种矿藏,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去年收入4.6亿元。
路也成为山里人向山外人学习商品生产知识、增强商品经济观念的桥梁。据临沂地区工商管理部门统计,目前全区个体工商户已近12万个,30%的从业人员是从锅台边解脱出来的姑娘和妇女。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