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农民办事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5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农民办事难
农民办事真难!读完这封来信,编者感慨不已。
每月供应20公斤柴油,一年不过240公斤。靠这点柴油能“跑出”多少营业额?能赚多少钱?这些账,恐怕并不难算。收那么多的钱,究竟合理不合理?编辑不好作答,只能就教于崇明县的那些管事人了。这么多的税、费,这拖拉机怎能开得下去?农民买拖拉机无钱可赚,还留它何用!
当然,我们绝不是笼统地反对征税、收费。国家需要建设资金,不征集税收咋行?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国家采取稳妥的措施逐步增加税种,扩大征税面,也是合理、合法的。老一辈农民常说“皇粮国税”,除非“老天爷塌下来了”(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都是应该缴纳的。今天的农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照章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大家应该有这个觉悟。此外,为了必须兴办的公益事业,地方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适当收一些费用,无可非议,群众也会理解。但如果借此乱开口子,以为不要白不要,竞相向农民伸手要钱,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据了解,一些农民对“税”的不满情绪,其实是由“费”激起的。有的农民没有弄清税与费的区别,把某些地方、部门自立名目征收的“费”都当作“国税”了。而有些人就利用了“不易分清”这一点,混水摸鱼,敲农民的竹杠。这种行为是很不好的,像一粒老鼠屎搅坏了一锅粥,既干扰正常的税收工作,又挫伤农民的积极性,甚至引起群众对政府的不满。希望各地政府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及时制止这种坑农行为。当然,首先是自己不能带头难为农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