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唐山看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4
第2版(经济)
专栏:

唐山看菜
新华社记者 郑战国 于绍良
黄瓜:每公斤0.2元。
豆角:每公斤0.5元。
土豆:每公斤0.34元……
这是国庆前夕,记者在唐山蔬菜市场上看到的部分蔬菜价格。尽管目前正处在蔬菜生产的淡季和销售的旺季,全市各蔬菜摊点上的品种依然十分丰富,每个国营菜店的品种都在10种以上,且价格稳定。
诀窍何在?
菜 园 子
菜园子是关键。唐山人明白这个道理,措施有两条:一是将菜价补贴款大部分用于补贴菜农,平价向菜农供应一部分化肥、农药、薄膜等生产资料,让菜农有利可图。二是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在提高田亩效益上做文章。今年全市每亩产菜预计比1986年提高36%,市郊暖棚菜田的每亩纯收入可达1300元,比去年增加500元。
唐山这个震后重建的城市,每年都有许多菜田因扩建新城区被蚕食。市政府于是规定征用一亩菜地必须交纳7000元的新菜田开发基金。现在,唐山菜田面积达43万亩,近郊大棚菜田9600多亩,成为全国的四大商品菜基地之一。
菜 摊 子
有人说,货多价自廉。其实不仅仅如此。菜摊子搞不活,蔬菜就难进城,进城也要靠“倒爷”,菜的价格就会高,这个道理十分明显。
唐山看菜,使我们也吃了一惊:这里菜价很低,并不是以国营蔬菜店起主导作用,全市蔬菜经营量的70%是个体摊贩干的。唐山市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多渠道、少环节,鼓励个体与国营展开竞争,不管谁卖菜,只要菜多价低,市民意见少就行。全市建起8个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让经营摊点的个体菜贩直接与菜农见面,减少了渔利的中间环节,各方面都十分满意。对国营菜店,市里也下放权力,逼它去和个体户到市场上展开竞争。结果,国营菜店上市的蔬菜品种、数量也都有所提高。
菜 篮 子
唐山人对菜篮子是基本满足的。在建设北路蔬菜副食商店门前,记者与居民刘玉萍攀谈起来。他说:“现在的菜价是涨了点,但知道唐山的价还算是低的,我的气也就消了。”
让唐山市民感到满意的是,蔬菜市场上淡季不淡。在机场路贸易市场,用三轮车买菜的老大爷赵连魁指着满车青菜说:“五年前我大儿子结婚时,也是这个季节,我跑了全市几十家菜店,只买到5种菜,现在二儿子也要结婚,没出这家贸易市场,就买到了18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