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7
第5版(理论)
专栏:书评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
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不久前在江西省新余市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主题。不少学者认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已经面临和正在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民主化和私有化三大浪潮的冲击。这种冲击使得国际经济秩序和社会制度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格局。这种变化和格局使得我们必须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我们不仅不能放弃社会主义,而且还要发展社会主义。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基础和前提就是发展生产力。就世界范围而言,发展的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但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肩负双重任务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来说,发展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它应该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有的同志认为,有必要区分和区别“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力的初级阶段”两个概念。认为前者是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而言的,指的是从三大改造基本结束到下世纪中叶这上百年时间内的特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力,而不是泛指一切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力。而后者是就生产力自身发展而言的,是指生产力在其自身发展过程的断代或阶段上所表现出来的“初始状态”。例如第二代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的初级阶段是蒸汽生产力。我们现在和今后所要集中力量研究的生产力是
“初级阶段的生产力”,而不是泛泛而论的“生产力的初级阶段”。
部分同志提出,研究初级阶段生产力问题要坚持四个观点:在研究社会形态演进问题上,要坚持生产力的“一元论”;在研究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发展上,要坚持生产力标准论;在研究生产力优化运行问题上,要坚持生产力成长的“生命周期论”;在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上,要坚持这二者的辩证统一论。
关于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特征。较多的人认为,不能把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特征简单地归结为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如果只看人均占有水平,而忽视生产总量;只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忽视世界各国的普遍水平;只看平均技术水平,而忽视用在高技术领域和制造重大设备等方面所能达到的先进水平;只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忽视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等等都是不客观的,由此而作出的结论就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
有的学者提出,在研究发展问题时应区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发挥。认为这是两个互有差别的不同概念。在讨论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时,有的同志作了两点估计:第一,根据目前我国生产要素老化、素质降低、整体功能恶化的状况,认为中国生产力只能在不断优化整体功能的条件下才能顺利发展。相应的对策一是调整原有的发展战略,二是加快改革的步伐。第二,认为中国生产力唯有通过商品经济大发展才能顺利发展。相应的对策一是以市场社会主义为目标模式,深化改革;二是顺应商品经济发展,采取更开放的政策。 (张德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