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中信十年》序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04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中信十年》序言
王震
今年10月,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十周年。十年中,中信公司艰苦创业、开拓前进,走过了可喜可贺的历程。回忆起当年中信公司成立的过程,我曾参与其事,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1978年底,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此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叶剑英元帅和我在一次谈话中认为,为了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我们一致赞成,请出荣毅仁同志这样富有企业经营实际管理经验的原工商界人士出来工作,为对外开放事业发挥作用。1979年1月17日,小平同志邀集荣毅仁等5位原工商界人士座谈。小平同志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把门路搞得宽一点,并就此征求了他们的意见。小平同志说,应该把有本事的人找出来,用起来。他希望荣毅仁同志减少一些其他工作,集中力量从事祖国经济建设,创出一条新的路子,还指定谷牧同志与毅仁同志具体联系。
会后,荣毅仁同志反复思考,在他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到国家行政部门“当官”,这对他来说也许会比较轻松一些;二是兴办一个企业,按经济规律办事,在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方面为对外开放事业做些实际工作。毅仁同志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后者。2月份,他向中央提出了《建议设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见》。在这个报告中,毅仁同志阐述了自己的设想:为“从国外吸收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似有必要设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集中统一吸收国外投资,按照国家计划、投资人意愿,投入国家建设”。这个设想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1979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并于7月8日为配合中外合资企业法的公布同时宣布了成立由荣毅仁同志负责的筹备领导小组,一边筹备一边开展接待来访、洽谈项目等业务。
1979年10月4日,在举国欢庆建国30周年的日子里,中信公司举行了第一届董事会,当时我同叶帅以及其他几位负责同志一起参加了这个会。会上,荣毅仁同志向海内外宣布中信公司正式成立。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新兴行业——国际信托投资事业兴起,并逐步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白驹过隙,倏忽间10年过去了。由于政策正确,方法对头,中信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0年来,努力开拓创新,不断发展业务,为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了不少工作。公司的资本、资产和职工队伍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从事生产、技术、金融、贸易、服务等综合性业务的社会主义企业集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良好信誉。这些成绩里,凝聚着毅仁同志和公司全体职工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汗水。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客观形势下,实行改革开放。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和窗口的中信公司,我是支持的。对中信公司取得的成绩,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并祝愿它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中信公司十周年之际,准备编辑出版一本《中信十年》纪念册,以总结经验,更好地前进,这非常好。荣毅仁同志邀我作序,就把当初成立这个公司的由来写了出来,作为序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