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走向海洋 开发海洋——我国海洋工作者给祖国的一份答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0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走向海洋 开发海洋
——我国海洋工作者给祖国的一份答卷
魏星
15年前,我国海洋工作者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国人民立下宏愿: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踏上南极洲。今天,可以自豪地说:这个宏愿实现了,并且正在向综合管理和开发海洋的新目标迈进。
海洋调查和科学研究是开发利用海洋必不可少的前期工程。40年前,我们对中国海一无所知,所需的水文气象资料要用外汇从国外买回。1958年,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海洋工作者使用木船、机帆船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海洋普查。
今天,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支拥有62艘专用调查船只,居世界第三位的调查船队。我国不仅完成了对中国海大陆架和中部海域比较深入的认识,为科学的开发和规划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将调查触角伸向沿岸和外海的广阔海域。
我国海洋工作者从1980年起对全国海岸带地区进行综合调查,摸清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应用调查成果,产生出7倍于投入的高效益,开辟出一条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新路子。
目前,一个向滩涂要宝、向海洋要宝的热潮已在我国沿海地区掀起。预计到2000年,我国海岸带地区可净增土地面积1000万亩,净增海水养殖面积600万亩,可解决7000万人的就业问题,使占那时全国人口1/4的3亿人口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建国以来,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1984年,我国组织了首次南极洲和南大洋考察,考察队员战风浪,斗严寒,历尽艰险,建立起中华民族在南极的第一个立足点——长城站。1988年,我国又大踏步跨入南极圈内,建起了第二个具备越冬能力的考察站——中山站。我国的极地考察获得了对南极地质地貌、冰川、生物、气象、地球物理和南大洋环境的新认识,为全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国海洋科技工作40年来也取得累累硕果。据不完全统计,仅1978至1987年9年间,就获得省部级以上(含国家级)科技成果奖506项,一些项目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的还属于国际首创。“七五”期间,以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海洋航空遥感和水处理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攻关项目,有的获得突破性进展,有的已经得到大规模应用。我国应用航空遥感测温指导渔业生产,仅1986年10月至12月在东海海区就增产近5万吨鱼。安装在西沙永兴岛上的国产200吨电渗析淡化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同类型淡化装置之一。
我国海洋科研还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积极开展与国际海洋界的合作,据统计,我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洋科技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合作,我国海洋工作者在许多新的认识领域中开拓了眼界,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成果。
我国与美国共同对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为我国海洋预报和分析长期天气形势提供了依据。我国与加拿大合作开展了海洋生态围隔式实验研究,建起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污染动力学实验基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日益高涨的海洋开发热潮,我国海洋工作实现了战略转变,把工作重点转向对全海域的综合管理,使我国海洋开发走上科学、合理的轨道。目前已基本查清了我国海域的污染范围、程度、污染物种类分布及污染源,在这个基础上,建起了“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配备了“中国海监”船只和飞机,按规定对海上船舶排污、石油平台及海洋倾废实施严格管理,使我国重点海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主体水域环境质量、生态平衡保持在良好状态。
在实施综合管理中,我国海洋工作部门还积极开展公益服务,相继建成的国家海洋预报中心、海洋资料中心、海洋标准计量检定中心和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如同四架“鹊桥”,把海洋管理同海上生产建设紧紧联系起来。
1979年以来,海洋预报部门为火箭发射、远洋航运、石油开采、海难救助打捞、海洋调查等海上活动提供各类海况预报上万次,灾害性海况警报上百次,为保障海上活动和沿海居民生活生产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