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欲清“三角债” 当除“大锅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1
第2版(经济)
专栏:治本清源 严格纪律 积极清欠

  欲清“三角债” 当除“大锅饭”
新华社记者 刘欣欣 牟丰京 付兴宇
黑龙江省一家玻璃厂亏损严重,当地银行认为复苏无望不给贷款。可这个企业明知自己无力付款,依然到处赊购原料继续维持生产。去年他们赊欠大连化工厂的纯碱款就达1210万元,到记者采访时已拖欠了一年多还没还。
亏损企业以拖欠债务的办法,吃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大锅饭”的现象,已造成严重后果。黑龙江省双鸭山矿务局,由于被人净拖欠3.3亿元,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为技术改造购买的800多万元设备不得不退货。辽阳铁合金厂本来是辽宁省的盈利大户,由于被净拖欠5000万元,交不起有关费用,电要被停、车要被封、铁路局不给车皮,今年企业一度濒临停产的境地。倘若我们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造成“三角债”的源头大都与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和别的企业的“大锅饭”思想有关。辽宁省统计局的一位同志说,工厂虽然实行了工资总额同效益挂钩,可是由于“大锅饭”体制没有彻底得到改革,不管经济效益好坏,企业工资只能升不能降。今年上半年尽管全省企业效益滑坡,可工资总额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这样做企业怎能不越亏越严重,哪还有钱还帐?
为什么基建和技改“钓鱼”项目这么多?哈尔滨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说,因为许多“钓鱼”的单位只关心能否把“鱼”钓来,在国家的大锅里捞一勺。
由于有吃“大锅饭”的思想,欠债的亏损企业缺少起码的危机感。沈阳市轻工局对几家亏损企业进行突然检查,发现按规定干活的工人连一半都不到,有的在工作时玩扑克、打麻将。更奇怪的是,有一些亏损企业,虽然靠拖欠别人货款过日子,可日子过得并不比效益好的企业差,工资奖金不少发,福利不少得。
“大锅饭”滋养了“三角债”,“三角债”又使“大锅饭”现象更严重,因此有人称“三角债”是“大锅债”。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打破“大锅饭”,已成当务之急。
一些经济界人士指出,“大锅饭”并不是公有制的特征,国营企业也应自负盈亏,开展竞争,优胜劣汰。打破“大锅饭”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一环。只有让少数经营不善、产不抵债的企业干不下去,大多数企业才能搞活,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更好地发挥。
记者欣喜地获知,为尽快根治“三角债”,按照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有关部门和地区正在抓紧对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关、停的试点工作。辽宁省已先行一步,最近已果断决定关停十几家亏损严重、产不抵债的企业,在全省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