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1366号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1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1366号车
王永福
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位人物,叫曲家清,今年45岁,是烟台汽车运输公司第四分公司的客车驾驶员。几十年风雨颠簸的驾驶生涯,炼就了他一副粗壮的身材;无数次餐风宿露的长途跋涉,在他半秃的前额上,留下了几道深深的辙印。同其粗犷的外表相反,曲家清讲起话来却慢声细语,有着几分知识分子的文雅,几分女性的腼腆。我同曲家清第一次见面时,他刚刚跑潍坊线收车归来,还没顾上洗去满脸的风尘,就赶忙擦洗他那辆1366号大轿车。近几年,曲家清获得过许多荣誉称号: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交通部先进工作者,等等。然而当谈到他成为先进的体会时,却回答得很简单:这是一个党员应做的。
客车驾驶员的岗位在千里行车线上,整天起早贪黑同南来北往的旅客打交道。曲家清常说,旅客是客人,对客人就应客气、周到、耐心。凡事他总是站在旅客的角度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时时处处方便客人。
1987年初夏的一天,曲家清开车由烟台去青岛,车上有位旅客急着赶火车,一出站就大声喊:“喂,开车的,把车开快点,别误了老子赶火车!”听了这话,曲家清心里不自在,但还是和颜悦色地解释:“同志,去青岛这段路路面窄,车马行人多,弯道多,开快车容易发生事故,请原谅。”这位旅客一路上唠叨个没完,车上的旅客都非常气愤,而曲家清却不介意,说服大家不在路上吃中午饭,尽早赶到了青岛。下车时,曲家清又帮这位旅客扛着行李跑步送到火车站,弄得一身大汗。这位旅客非常感动,惭愧地说:“师傅,我真对不住您……”就是这样,曲家清自1981年驾驶客车接送旅客数十万人次,从没与客人吵过一次架。
为了给旅客排忧解难,曲家清随时注意观察留意不同年龄、不同打扮、不同身份旅客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方便。一次,曲家清开车由烟台去荣成俚岛,车上坐着一位“少小离家”的中年妇女,操着荣成腔很浓的“普通话”,上车后便不时地打听地名,因为她从十四五岁离家,今天首次回故乡探望,家乡的巨变,使她无法确定究竟应在哪儿下车。曲家清根据她的介绍和他自己掌握的情况,分析出她是南郑家村人,便选择了在一个最近的路口停车,指明了方向和路线,然后才驾车离去。后来,这位旅客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说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一踏上故土,就从1366号客车司机身上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前一时期,当社会上刮行业不正之风,有人把手中的听诊器和方向盘也当作谋私手段时,曲家清对此深恶痛绝。他牢记自己是个党员,始终操稳思想上的方向盘,把车一直开在正道上。1989年的一个秋日,曲家清驾车去潍坊,当车行到烟台西郊,路旁一旅客招手搭车,曲家清立即停下,这人一上车便掏出10元钱放在运转台上说:“师傅真好,您刚才要是不停车,我就走不了了,这钱请买包烟吧,我不要票。”曲家清没吱声,车行到三十里堡,领着旅客到站上补上票,退还了余款。这位旅客不解地望着曲家清,认为他有点“傻”。曲家清多年来不知做了多少这样的“傻”事。
曲家清十几年来,安全行车90多万公里,相当绕地球23圈,没发生任何责任事故,靠的是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靠的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曲家清的优质服务、安全行车赢得了旅客的信任,每年都会收到旅客几百条表扬意见,沿途的群众都说,坐1366号车最舒心,最安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