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我国民族工作成就举世瞩目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发展加快 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3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2周年

  我国民族工作成就举世瞩目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发展加快
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本报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继续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前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力帮助、支援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90年,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2272.8亿元,比建国初期的1952年增长了9.9倍,比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增长了1.45倍。在“六五”、“七五”期间,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4%,大大超过前30年间平均增长6.6%的速度。民族自治地方国民收入1317.5元,比1989年增长6.9%,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速度高2.1个百分点。199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48.3元,比1984年的311元增加了237.3元。
为适应民族地区建设需要,国家创办了12所民族学院,迄今已为民族地区培养了14万名各种人才。还培养了近200万少数民族各类干部。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90年,民族自治地方每千人有医院床位2.37张、卫生技术人员3.22人、医生1.52人,已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全国已建立159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4个自治县(旗)。5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45个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依法自主地管理本自治区域和本民族内部的事务。还建立了1500多个民族乡。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取得重大进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7年来,产生了积极的成效。全国有24个自治州和72个自治县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条例。 (张建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