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古为今用 大有可为——记《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管理国际研讨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3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问题学术研究动态

  古为今用 大有可为
——记《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管理国际研讨会
本报记者 安国章
9月中旬,正值美好的金秋时节,中国著名历史古城——聊城迎接了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管理国际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与会代表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体会,共同研讨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部世界公认的经典著作。
《孙子兵法》诞生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内容博大精深,所阐述的许多原则具有极大的时空跨度,闪烁着非凡的智慧之光,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许多论文谈到,随着国际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世界经济界出现了《孙子兵法》热。日本著名企业参谋、麦肯齐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说,给日本人造成极大影响的“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最高的经营教科书”。美国哈佛大学以及日本的许多公司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必读教材,甚至在世界企业界还出现了“孙子兵法管理学派”。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运用《孙子兵法》理论、思想于企业管理尤为普遍,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会中国代表,特别是企业界代表认为,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模式,搞活大中型企业,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学习和研究这部伟大的著作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许多代表在发言和论文中结合自己的实践都强调,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的扎实基础上,要具有民族的风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特别要摈弃那种简单的对号入座、“立竿见影”的思维方法。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东西方文化的区别概括成一句话是,东方文化是综合,西方文化是分析。学习、运用《孙子兵法》必须从总体上掌握其精华实质。经济和军事虽有共性,但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兵法运用到经济上不能生搬硬套。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应为企业管理所用,不能为赶时髦,将企业管理塞进《孙子兵法》的框架,用现代企业管理从《孙子兵法》中找相应的东西,其结果不是给《孙子兵法》穿上西服,就是给现代化管理贴上《孙子兵法》的标签,形而上学。
孙武故乡山东省惠民县领导专程将杨尚昆主席为孙武塑像建成而书写的“孙子兵法国之瑰宝”横匾赠送大会,并介绍了孙武故园的建设情况。与会代表对聊城地区和惠民县重视古代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造福人类表示赞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