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向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02
第5版(理论)
专栏:

  向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军
陆宇澄
北京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到今年已经3年了。最近国务院又批准了26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以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何发展,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我作为一个实际工作者,感到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
一是如何估价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又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物化在商品中的科技水平的竞争。现代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表现为高科技的较量。在某种意义上,中华民族的振兴,有赖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中央领导同志讲,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样抓高新技术。当前,大家都在讲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赖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而建立开发区则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它放到极端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加以认识,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政策和措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才会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历史性的进步。
二是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与产业化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智力资源确实相当丰富,但由于旧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的限制,多年来大量的科技成果局限在实验室,局限在院校和科研机构里,不能成为商品,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但恰恰是在试验区里变成了商品、变成了生产力。像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的激光照排系统现在已占领了国内市场,打开了国外市场,年赢利超过1亿元;四通的打字机占领了全国市场80%以上,开始向国外市场进军。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几年,全国市场疲软,但是试验区始终保持着产值效益与创汇同步增长,而且是以40%、50%、60%这样的高速度增长。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国家给了18条政策,为试验区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二是以“六自原则”为基础的新的企业运行机制。“六自原则”最重要的是“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现在相当多的大中型企业不活,归根到底是缺乏这两“自”,还是国家统得太多,包得太多,有的企业明明是亏损企业,照样发工资发奖金。试验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机制,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的机制,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更重要的一条是,试验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善于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企业家。正是他们把比比皆是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正是这批曾一度被有些人称为“骗子一条街”上的“小骗子”,把成千上万的科技成果变成了国家真正的财富。研究开发一项成果,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把它变成现实生产力更为重要,他们的劳动应当得到更高的重视和评价。北京开发区下步怎么办?我认为应当在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同时向产业化进军。产业化谈何容易,这里需要有产业的基地,需要有产业化的环境、条件,而且更重要的,还需要有实现产业化的一批企业家。现在我们北京开发区有将近1000家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还不具备向产业化进军的基本条件,需要继续努力。建立一支产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我看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关于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改革问题。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立,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然而,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要向产业化进军,这就不单单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问题了。现在它已经涉及到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是一个十分现实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所以要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作为我们经济建设的中心课题,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来加以研究,并作出决策。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场革命,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研究和关心这个问题。我们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不能闭关自守,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在强调自力更生的同时,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引进来、打出去”的道路。引进来就是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打出去,就是把我们的产品打出去。所以一定要走外向型的道路,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挤进并且逐步拓展国外市场。做不到这一点的开发区,我认为不是成功的开发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