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上海千余大学生奔赴边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01
第1版(要闻)
专栏: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上海千余大学生奔赴边疆 
编者按:上海高校千余名毕业生自愿奔赴边远地区工作,精神难能可贵。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当代中国青年包括大学毕业生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党的殷切期望,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召唤。尤其是今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对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新一代大学生把自己的健康成长同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青春,是大有作为的。
新华社上海8月1日电 (记者刘军)今年上海高校的毕业生中有1191人志愿报名到边远地区工作。目前,他们正陆续奔赴工作岗位。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祖国边疆地区和生产第一线对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趋势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同济大学机械学院陈泽文、化学系赵维民去年暑假期间自费考察了新疆塔里木盆地,被那里石油开采的前景深深地吸引住。返校后,他们要求到塔里木油田工作。赵维民说:“塔里木油田前景美好,我们能成为建设队伍的一员感到荣幸和自豪。”
令人高兴的是,今年上海市评选出的947名优秀毕业生中不少人报名到边疆工作,起到了表率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各校都有上百名志愿到边疆地区和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毕业生,他们大多数是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的毕海东,把到艰苦的实践中磨练当作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起点,放弃了市级优秀毕业生可以挑选大城市工作单位的机会,报名去云南工作。华东政法学院的9位优秀毕业生,得知广西和内蒙古急需法律专业人员,也主动放弃了分配方面的“优惠待遇”,赴广西和内蒙古艰苦地区创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