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观众呼唤喜剧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03
第8版(副刊)
专栏:我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征文

观众呼唤喜剧片
一羽 惠莉
纵观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应当说不乏喜剧片,仅一个“阿满系列”就已拍摄达9集之多。但我们认为,真正使观众发出由衷的笑声并且能够在愉悦中受到某种有益的启迪的佳作还很少见。一些所谓的喜剧片如目前的一些相声一样,仍然充斥着庸俗无聊的笑料和廉价低档的噱头以迎合市俗低层次文化需要。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高峰时节当属庆祝建党70周年的献礼片,洋洋洒洒浩浩荡荡中也应当说不乏振聋发聩之作。遗憾的是,可以大抵归类为喜剧片的仅有两部:《高朋满座》和《过年》。尽管前者在上映时受到群众好评,后者先在东京获大奖,又在国内引起轰动,但严格地说,这两部影片异曲同工的悲喜剧色彩和形成相似的伤感心酸多于轻松欢快的剧场效果,观后令人感到沉重多于愉悦,苦涩多于甜美。
更何况面对数以亿计的电影观众,这两部较为成功的作品也太少得可怜了。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民需要那些气势恢宏的巨片,也需要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剧片。或笔调轻松,热情洋溢地弘扬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或入木三分,旗帜鲜明地抨击和嘲讽社会生活中的不正之风及丑恶现象。“文革”前的《今天我休息》、《女理发师》、《满意不满意》等喜剧片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喜剧绝不是闹剧,通俗更不是庸俗。作为新时期的喜剧片,尤其需要更高的艺术品位,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真正博得他们会心的笑声,激励他们更好地投身“四化”建设。人民呼唤喜剧片,时代需要喜剧片,我们期待着新时期的电影工作者,能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以改革中的种种热门话题为素材,大胆地直面社会和人生,站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雅俗共赏的喜剧片来。
(作者单位:河南安阳市工商银行、安阳师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