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学雷锋北京126中变新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0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雷锋精神在校园

学雷锋北京126中变新貌
本报讯 记者王娜梅报道:北京126中学12年来始终坚持把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的实践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长期的实践使广大师生体会到,雷锋成长的道路也是当代青年共同成长的道路,雷锋可敬可佩又可学。
这所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是从1980年开始的。学校每年3月5日召开学雷锋动员大会,“五四”青年节时表彰学雷锋的标兵和学雷锋的先进集体。学生一入学,学校就要求他们必看3本书:《雷锋日记》、《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校的墙上、教室里有雷锋的画像和日记摘抄。通过这一活动,雷锋的光辉形象、雷锋的精神深入每个师生的心。现在班班有学雷锋小组,人人争做好人好事。1988年至今,学生拾金不昧的好事就有近200件。最近初三年级沈鹏、沈莉两位同学又把在电梯里拾到的价值7000余元的皮包交给了失主。
在一进校门的政教处设有一个“为人民服务专柜”,里边有修理自行车的工具、备用件、针线包、医药箱、胶水等,每天从早到晚学生干部们轮流为师生服务。
每年寒暑假,学校都组织学生到北京站参加义务劳动:扫地,拖地板,为旅客提包引路、端茶送水,维持秩序,疏导宣传。学雷锋的社会实践和艰苦劳动使同学们受到锻炼,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下街道为生活困难的烈军属、孤寡老人实行包户服务是同学们学雷锋的又一具体行动。1982年至今已包20余户。他们定期看望老人,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买食品,冬天为老人买煤、安炉子,夏天为老人洗头剪发。
思想教育的成功激励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他们自觉以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刻苦学习。这所在东城区生源较差的学校,1985年以来,学校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